出来混,就不要朋友圈三天可见

作者: 韩老白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19:17 被阅读110次

    01

    有一种伤害,叫做朋友圈三天可见

    周末和父母一起吃饭,闲聊中父亲回忆起年轻时跳交谊舞的情景,这是他们那个年代文化生活的标配。“如今要找一个老年人能跳交谊舞的好地方,还真难。”

    我突然想起有家新开的老年人舞厅,“爸,还真有个地方,那里既能跳舞,又能像茶楼一样解决吃饭问题。你可以叫上老伙计们,泡上一天都行。”

    父亲很感兴趣,“这么好?在哪里?”

    “我朋友在朋友圈发过,有他父母在里面的照片,还有地址。”

    我找到这位朋友,点开他的朋友圈,却只看到一条横线,底下写着一行字: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虽然父亲说没事,但我却在失落之余,也很生气。

    我把你当朋友,你却对我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

    我到了你家门口,你明明在家,却把门和窗紧紧关上。这种滋味很不好受。

    越来越多的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

    大学死党向我吐槽,同宿舍女生们毕业后都各奔东西,这些年联系渐少,前几天她突然特想念她们,想一个个点进朋友圈,仔细看看她们的近况,谁知8个人的宿舍,竟有4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

    她说,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真的抽不出时间来见面。但是要是连朋友圈都失去了,难免觉得与这个人真的断联了一样。

    有段话这么说:“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以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原来一切都变了,时间已经弄丢了生命中那些经历过、陪伴过的人和事,想回去寻找时,他们早已不见了踪影。

    说到底,在这个人人都在拼命赶时间的社会,谁会特地跑去你家看你呢,无非是需要你的人和关心、在乎你的人。可无论是哪一种,看到那条拒人千里的横线,谁都不好受。

    这个世界有人在偷偷关注着你,对于爱你的人,最难过的莫过于你拒绝了别人对你的关注。

    02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

    曾经有一次网络采访,这些网友的回答很有代表性:

    @匿名:不再让人看到自己过去的黑历史,是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体现。

    @李雷&韩MM:毕竟朋友圈里本就没几个朋友,大多是陌生人,还有一些商人和敌人。

    @老湿七:单纯是为了报复,别人设置了,我也要(是不是太幼稚。。)。

    @维生素小姐姐:过去的自己就像傻逼,立了那么多flag,打脸!

    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苦衷和理由,但这种只能看三天的感觉,却让人产生距离感。让人不禁怀疑感觉交了一群假朋友,随时提防着自己,还能不能好好做朋友了?

    这些把过去藏起来的人,初衷是为了保护自己内心的一亩三分地,但其实这真的没有必要。在这个信息多到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时代,除非关心你的人,没人会关注你到底说了什么。

    他们在乎并害怕别人的评价,从深层次上讲,这样的人有社交焦虑。

    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社交焦虑的: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的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他们对自己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把对自我的认同建立在别人的评论之上。在微信已成为社交使用重地的情况下,他们为避免这种焦虑,从而选择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

    把过去藏起来,不代表着过去就没发生过,倒不如解开好了。

    朋友圈不设限,这样的人活得才坦然。

    季羡林在撰写他的《清华园日记》时,可谓真性情,编辑怕影响他的形象,在出版前提议删掉一些。他拒绝了:“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真实的自己就是这样,何必在乎别人的评价。

    就像那些朋友圈完全开放的人,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不会因为别人的奉承巴结飘飘然,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两三句话而怀疑贬低自己。

    03

    这个世界正在偷偷惩罚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

    选择封闭的人,大多数过得越来越差。

    曾经有个资深HR说,每次招聘员工,除了基本简历,他还会在试用期的时候看他的朋友圈,看看他关注和擅长什么,通过看他的朋友圈,基本可以判断这个人与公司气质是否相符。他说,在同等硬件条件下,我会倾向于选择那个有趣一点的人,公司需要热爱生活的员工。

    有个90后朋友,小小年纪喜欢品茗,经常在朋友圈晒一晒新买的茶具、新发现的茶叶品种,三月回暖的微雨时节还会邀请三五好友煮茶论道,这样的闲情雅致让一位上了年纪的高管注意到他,一年后,在高管的提拔下,变成了总裁的得力助手。

    如果设置了三天好友可见,让领导们摸不清你的生活动态,一是不利于公司挖掘你的特长爱好,二也不利于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有一句被广为引用的话: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而朋友圈已然成为一个人的隐形简历,高情商的人懂得如何打造这份简历,而低情商的人选择了封闭,白白错失机会。

    也有些人,利用“三天可见”功能,在朋友圈说一切想说的话,把原本清新的小花园变成了情绪渲泄的垃圾桶。

    琳姐本是个天天插花、烘焙、健身满朋友圈跑的女人,然而生娃后的她,画风180度转变,几乎每天都能在她的朋友圈里看见这样的状态:

    “只会玩游戏,连个尿不湿也不会换的男人,要来有何用?”

    “家里有个妈宝男,这样的日子真没法过。”

    “我以前真是瞎了眼,嫁一人等于嫁他全家,三观不符,连在一起吃饭都是折磨。”

    你这样发,不怕老公看见了影响感情吗?

    他很少看朋友圈,万一哪天要单独看我的,我设置了“三天可见”,他也看不到了。

    以为“三天可见”就能隐藏自己,便可以肆无忌惮。却不知道这样的情绪,是会带到现实生活中去的。你以为隐藏了你发的信息,但你的脸和眼睛却早已出卖了你。果然,再次见到琳姐,一脸怨气,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顾盼神飞的姑娘。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这个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是在这些碎片但无处不在的交际中,汲取营养,满足需要。自从微信推出这个“三天可见”功能后,听过不少因此“友尽”的事例,就算很多没到“友尽”地步,但至少彼此心存芥蒂,也回不到当初了。

    选择三天可见,就如选择生活在一座孤岛上,生生割断了社交关系。在推开那些想要了解你的人同时,也推开了本应更好的自己。

    04

    那些朋友圈不设限的人,活成了想要的模样

    朋友圈是用来展示自己、欣赏别人的地方。所以需要用心经营朋友圈。

    美国社交网络大神奥斯丁·克莱恩在《人人都在晒,凭什么你出彩?》一书中说到:

    “在朋友圈等社交网络分享的图片、文字,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暴露我们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甚至是情商。”

    这就是一张流动的名片,经营得好了,可以拓展自己的人脉,给你的资本加码,关键时刻还能直接给你带来财富和名利。

    我有一位做房地产市场策划的朋友,年初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从年薪30万到60万。别人羡慕她的好运气,我却知道这是她的用心得到的回报。

    她的朋友圈,堪称是为房地产人士打造的知识盛宴,不仅有专业知识、公司活动、业界动态分享,还有自己的学习心得、团队集体活动等。从她的朋友圈,可以判断她是一个专业、精进、积极、乐观的职场精英。朋友圈中有另一家房产公司老板,正好需要她这样的人才,便高薪把她挖了过来。

    在这个微信社交的时代,展现自己价值必不可少的一个方式,便是展现自己的朋友圈。

    我们大多数没有资源和人脉的普通人,想要发展一份自己的事业,朋友圈里的人群就是你的资源,这份资源,绝对是你应该最珍惜的。

    有位很厉害的美食导师,在他成名之前的两年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发精致的美食照片。每一组照片,从布局、拍摄、修图,到最后发送,都要花半小时以上。相信很多人没有这个耐心和坚持,他却说,他要为看到的人呈现最佳的视觉状态。正是这份坚持支撑着他,就算现在拥有大量粉丝和学生,他仍保持着这份习惯。

    有的人会觉得在别人面前塑造一个精心雕琢的形象显得很刻意,然而,良好的印象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张名片,每发一次朋友圈都是向别人免费推销自己的机会。

    知乎上有人说: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是一个小圈子,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只要你的存在能够让大家有价值,你也就有了价值。

    如果我们不能为自己的朋友圈提供任何价值,凭什么在自己需要帮助和支持时获得支持呢。讲真,选择了什么,也会无形中失去什么。所以,“三天可见”这个功能还是慎用吧。

    - End -


    个人简介:狮子座正能量辣妈,简书推荐作者,景观设计专业硕士,读研时担任校报主编,毕业后工作五年从设计院裸辞。

    懂点心理学,专注塑造女性职场、婚姻幸福力,愿我的文字,陪伴万千女性共同成长。

    往期热文:

    1、《连续加班了36个小时之后,我裸辞了》

    2、《珍爱生命,远离朋友圈的学习粉》

    3、《毕业后10年,建议每个设计师都要收藏的18部殿堂级宝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指尖上的iPad:就因为你一篇文章,让我多了好多朋友,谢谢你!
        指尖上的iPad:@韩老白 不见得,道不同不相为谋嘛 哈哈
        韩老白:@指尖上的iPad 这篇文章都是骂我的
      • 5ff2d3d0bbee:我三天可见啊,我活的还不错啊,朋友什么的也没有因为这个三天可见怎么了,我乐意三天可见,我得因为别人的玻璃心去迁就他们,改变我的生活习惯?
        5ff2d3d0bbee:@韩老白 😏谁做的任何事不是为了让自己开心?
        韩老白:哈哈 你开心就好
      • 沫信:那个什么,发个微信问问朋友那个舞厅的地址就好了……前阵子才看的电视,有骗子就克隆别人的朋友圈诈骗。微信加的人太多,各种人都有,没有害人心,也不能不允许人家挂安全线吧?真是朋友的话,没那么多事,直接电话问。
        沫信:@韩老白 推荐页啊……
        韩老白:@沫信 你咋看到这篇文章的
        M4K0:@沫信 信息安全更重要
      • 蓝先森的照相机:这……这是硕士写出来的文章?你这个说法就像是在说这个世界只能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结婚。不允许有男男,女女之间的爱情。那些都是应该被批斗的。
        我想请问一下,你读硕士读到了什么?只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没学到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允许人有不同的思想?
        要照你这么说,公司的一个人拍马屁是不是所有人都要跟着拍?不允许有不拍马屁的人?
        我天,还列举什么开放朋友圈的人过得好,正在奖励他们,三天可见的混的不好,在惩罚他们。你一硕士思想就是如此狭隘?
        韩老白:@蓝先森Mr 你早就得了
        蓝先森的照相机:@韩老白 我不咬狗,我怕自己会得疯狗病
        韩老白:@蓝先森Mr 对啊 你咬我啊
      • 浅沫初心:我乐意
      • 缱绻江南:世间事不必非黑即白,还有个灰色地带,所以,存在即合理!
      • 大卫会武术:是你玻璃心,却要控诉对方,作者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价值观了。朋友圈三天可见,恰恰是对你最大的尊重,一视同仁,为何你这么气愤?作为三天朋友圈的人,我告诉你,真的不想浪费精力在点赞与否中,如果这样你都不能理解,是你太自私。你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
      • SoWhatIsTheNext:有种东西叫人各有志,我们分析分析你写这个的背景,是你提建议给你爸,然后这个建议搞的你们由希望到希望破灭,你才写的这个文章,是与不是。
        其次,朋友圈没有对个别人全部开放,另一批人开放三天的功能,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今天我告诉你,如果知道还这么叹息,抱怨好朋友不似从前,我只能说,女子就是女子,逻辑不清。
        接着,能问问你朋友为什么三天朋友圈,并求证才是换位思考的开始,想想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并询问求证,而不是自相情愿的猜想,然后在这里蛊惑人心。
        最后,存在即合理,只是你不知,若不是你文章中提到的你与父亲的那件事,你也不会生气,失落,在这里大放厥词,而又不知所云,至少在我看来
        韩老白:@SoWhatIsTheNext 什么我爸 那个是虚构故事
      • 漫行木木:我其实最近刚关闭了我微信上的发现功能,可能是管不住自己吧,上班没事刷刷朋友圈,里面大多数都是现在公司的人,发的大多是一些阿谀奉承;真正的朋友我们私信经常联系,所以干脆关掉朋友圈入口,但是目前体验感还不错,觉得为自己挡掉了很多糟心事儿。仅仅个人观点:relaxed:
        漫行木木:不是呢,我算是写作小白,机缘巧合注册了简书,写了点东西:relaxed:
        韩老白:@Lee_木木 你是富书作者吗
      • 柠檬加西瓜:不赞同

      本文标题:出来混,就不要朋友圈三天可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is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