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以后,身边的朋友慢慢就减少了。
同一城市的朋友,即使是以前很好的朋友,没事也就很少主动联系了,也没有了动不动就聚一下的想法。
不在同一城市的远方的朋友、同学、甚至亲戚也渐渐联系少了,除了在过年过节,都很方便地发发微信祝贺一下,平时里几乎不再通话或视频,有事也就是发个微信。
这些都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没有刻意和强求。
人年纪大了,不知为什么就开始独了,大多数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呆着,喜欢自由自在,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看电影,当然也是一个人跑步。
我想这里独的原因,更多的应该是身体变化造成的,体内荷尔蒙激素水平下降,体力、精力不济,还有延年养生的需要,更有一些慢性病如三高、冠心病等,不能扎堆大吃大喝,抽烟熬夜打麻将等。
人到中年以后,突然发现时间不够用了,不仅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和陪伴,而且还有这个考证,那个培训的,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衰老快多了,屁股后面还有一大帮子90后、95后追着赶着,不敢丝毫懈怠。年轻时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打麻将的事,现在想起来像是天方夜谭,恍如隔世。
所谓的朋友就是人生的某一段时间里,两个人相处的很好,可能是性情相投,气味相近,经历相似,认知相同。很多朋友也都是阶段性的,特别是在不同的城市,从事不同的职业,都会有不同的朋友,就如同长途绿皮火车一样,身边座位上的人,上上下下,虽然聊的很好,过一会他就要下车走人了,以后可能再也见不着了,来来去去才是人生常态。
童年时的朋友大都是在一起长大的,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偷东西,一起打架,一起偷看女生,一起看电影,一起翘课。那时的友谊单纯或势利,依存度很高,为了和熟悉的朋友在一起可以放弃重点学校,以为这是一辈子的朋友,没料到一到初中自然就分开了,又有新同学了,到了高中,又是一批新同学,到了大学,离开家乡四年,朋友的范围又扩大了很多。大学毕业了,没有选择回家,从此就朋友圈就是江湖了。
木心说:“童年的朋友,就像童年的衣裳,长大后再也穿不上了。”是的,长大后童年的衣裳都丢完了,如同童年的同学和朋友,几十年后,没有来往、没有交集,偶尔回到家乡,在街上碰见一个熟悉的面孔,彼此都叫不出名字,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场景还在眼前。
工作以后的成年人的友谊,都是阶段性的,兴趣、爱好,以及是因为工作关系或客户关系处成的朋友,没了年少时单纯,没有了共同的生活环境,即使能聊到一块去,也不能掏心掏肺。
人到中年,才真正懂得白居易那句:“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
我和很多朋友已经不再见面,甚至不再联系,但我每次想起他们,提起他们,还是很怀念在一起的时光。因为那些是真心相待的日子,刻在生命里,永远不忘。
但这一切都是自自然然,没有一点痕迹的时候,我从不觉得朋友的离去是一种遗憾,也从不怀疑,当初在一起时的真诚。
只是我们选择了不同的路,不同的江湖,就要感受不同的生活,过上不同的人生,没有好与坏,只是不同。
所有遇见和相忘,都是最好的安排。未来的日子,见或不见,都没那么重要。
那些曾经彼此陪伴的时光,当再次想起时,它会像星光一样让人难忘。
在人到中年和老年的时候,把仅有的时间和心力留给最交心的知己,最珍贵的家人。
如此,便是人生最好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