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那条熟悉的银杏大道,春夏为遮阴,秋天就成为风景,同学们在秋日的金黄中,阅读自然,阅读经典。当经典之美和自然之美相遇时,时光发出会心的微笑。眼前的这一切,也让我发出会心的一笑,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增加,越来越觉得,读书是灵魂的事。
小的时候,读书的确为稻粱而谋!跟着父亲母亲天天在农田里,打坷垃、犁地、拔麦子等,枯燥而苦焦的日子让人萌生了逃离土地的念想,于是读书声音洪亮了,读书认真了,一路跌跌撞撞来到北京,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自己能养活自己,寻取到一个人活着的自尊。对父母和自己都有了一个好一点的交代。
工作后,读书是依兴趣而读的。当时是文学青年(当然现在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读的都是些诗集、小说等文学性作品,读的酣畅淋漓,忘乎所以。记得读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时,为其真情所动,泪流满面;读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时,为其幽默所感,笑得在床上打滚,真是兴之所至情为之动。再后来,负责学校管理工作后,读过《追寻近代的教育大师》《大教学论》等。这一段时间读书,一半为兴趣,一半为稻粱,阅读为自己争取到了比较多的话语权而已。
及至近几年,四十不惑后,亲身经历了一些悲欢离合和人情冷暖,反问自己,我还能有一个人生的四十多年吗?一生就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吗?想到人生的短暂和梦想,顿感芒刺在背!时间如鞭,抽打我那颗麻木之心。人生苦短,惜时读书,开始思考人生和阅读的意义。隐约觉得阅读是高尚的事,精神的事,亦是灵魂的事。
从懵懂少年到不惑之年,书没离开我半步,烦恼忧愁时,书为我解忧;愉悦欢乐时,书为我助兴。阅读,已成为日常。
学校是阅读的场所,学生到学校主要的任务是读书!阅读使人心静,阅读促人成长,阅读培育人格,阅读涵养人性。一个个方块字,辉映着民族性格的沉稳与踏实,透射出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曾几何时,“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有女颜如玉”把读书的功利性世俗到了极致,相信了这句话的人,读了两本书,便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结果在社会上碰壁了,或栽了个跟头,便发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又看到改革开放后,一些大字不识的人成了富翁,愈加坚定了不读书的念头。其实这都是井底之蛙之见,放眼新时代,阅读已成为时尚。
阅读可能改变生活,但更能净化心灵。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亦不能承受之轻。肉体在尘世负重而行,灵魂应在蓝天轻盈飞翔。
阅读,为灵魂的飞翔插上翅膀!
银杏,因为喜欢阳光而将阳光的色彩濡染在自己的生命之上,秋日里,用一片片耀眼的翻飞,为大地奉献一片金黄。
阅读,为灵魂的飞翔插上翅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