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听了崔律的《没有干不好的销售》的视频共读课程,当时是没有太大的感触的,觉得这本书也不过如此,没有引起我的重视。这周我重听上周的视频课程,听了三节课,我发现这本书有很多超过我认知的内容,但我自己一个人阅读好像读不出来。
我就立马在邀约小伙伴们来跟我一起共读,本来就想找一位伙伴共读的,谁知后来陆续喊来了6位伙伴,于是开启了小团伙的共读之旅。感谢受邀的伙伴们,牛牛不想乖、李霞、优美、甄艾、益华和蘅葭。
第一天的共读中,主要对第一章进行了各自的解读,内容比较庞杂,我主要选取了对我来说刷新对销售认知的三个点来总结一下。
01销售是影响力
对生活中一些事件结果的影响程度是获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那些不想把命运寄托给恳求、祝愿、祈祷和希望的人们,必须学会如何成功地游说、劝导以及协商。
无论你是谁,职业是什么,所做的事情都与销售有关。你是否自称为销售人员并不重要,因为你可能在给他人推销东西,又或他人向你推销东西。无论哪种情况,其中一方总会试图影响事情的进展结果。最终,或是你达到目的,或者是另一方如愿以偿。
以前我认为销售只存在于买卖行为中,而且崔律讲解这本书的时候,我也认为是来学销售技巧的,但事实上我错了。崔律在课程中就说到,销售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影响力的表现。
销售不光是一种影响他人的能力,也是影响自己生活的能力,决定自己生活质量的能力。从这方面理解销售,那么卖产品是销售,让别人支持你的观点,听从你的指示都是销售。
比如,让孩子弹琴,让老公做家务,这些都是我的销售行为。以前我会认为要让他们做这些事情需要提升我的沟通表达能力,但有时候并不管用。如果从销售角度来考虑,对方是我的顾客,我要达成目标,可能不光是沟通表达就可以做到的,比如,要不要加入利益交换?要不要考虑对方现在是否开心?要不要提前做好铺垫,让对方自动入坑?而不是等到事情到了跟前再跟对方沟通。
把销售当成自己的影响力,我就会从全方位的去考虑,而不就事论事,是要营造一个氛围去影响他人。
像晚上想让孩子练琴,就不要等到点了再喊她练琴,从她进门那一刻开始就要对她白天的学习状况、晚上作业完成情况、心情等进行全方位的关心,然后再引导她去练琴。
02销售是说服他人采取行动
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习基本的说服、谈判技能以及与别人相处的技巧,因为这些事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和其他任何一套技能相比,成功劝说、协商以及说服别人采取行动的能力,是一个人是否能找到工作、获得成功的最终决定因素。
在共读的时候,李霞讲到销售是有两个层级的影响,一个是思想上的,一个是行动上的。
我就想起来自己跟随崔律学了两年的精时力,比如,日清单的使用,从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不认可,我觉得这样安排生活多么的枯燥乏味,到现在非常认可日清单的使用,这是思想上的改变。但是,我现在的日清单基本是弃用的,就是行动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所以像崔律这么厉害的销售,也只能在思想上影响到我,还没在行动上全面的影响我,所以真正优秀的销售有多么的难。
理解了这一点,我对自己的销售能力不佳也有了一丝的宽慰。因为我在劝说孩子的时候,总是处于弱势地位,无论思想还是行为上都无法让她认可我,那么我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03销售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目标
我的妻子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销售人员之一,不知她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仅仅是和我在一起,同大家一起相处时,她一直充满激情,持之以恒,几乎总能达到目的。
一旦你有了孩子,还必须继续坚持推销,把纪律、职业道德、教育、礼貌和家庭作业等观念都灌输给孩子们。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孩子们便会向你推销,进行攻击。孩子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推销员,他们斗志昂扬、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进攻出击、打破父母的防线,最终如愿以偿,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跟别人说一件事情,第一次说不行,第二次说还是不行,我一般就算了,我觉得这个事情肯定就没有希望了。但这两个片段说明了销售还要具备的一个品质就是要对自己要达成的目标充满激情,要坚持不懈地去推销,对想获得的东西不要轻易放弃。
想达到目的,成功地游说他人,我们自己就不能放弃,自己就要充满了激情。
总结
销售不是一个职业,它是扩大我们影响力的一个技能,需要人人学习的技能,我们不是向他人销售,就是在被他人销售的过程中。
销售是要达到行为层面的转变,如果没有引起行为转变,都不是成功的销售。比如,销售具体实物,对方掏钱购买了就是成功。但思想层面的销售就很难来认定销售成功与否。
销售需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销售如果没有激情,就不可能达到成功的目的。要向孩子学习这种精神,为达成自己的目的就要不断去试探对方的底线和需求,直至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