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594262/01c144a7b82d908a.png)
中国有句非常古老的祝福语:祝您称心如意。称心如意的基本解释是: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典故的出处来自于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非常频繁地使用这个词语,来表达对对方的美好祝福。祝福是美好的,但是能否真正地实现称心如意的人生,一切都还需要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孔子曾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不可谓是孔子对自己人生的指导与规划,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与归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多少地道出了对自己的人生满意的态度,这或许就是他的称心如意的人生。孔子是如何实现称心如意的人生的?十五岁便立志学习,三十岁便可以学有所成,四五十岁时仍旧学有所思、所想,总结思考人生的意义,六十岁还能够继续提升自我,做到耳顺;此人一生的荣耀与顺达,都离不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94262/d5d50fb413ba0772.png)
最近一部电视剧《三十而已》火遍全国。通过描述三位不同性格和家庭背景的女性,向观众展现了站在三十岁档口的青年人的生活状况以及思想状态的变化。当我看到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原以为就是一部泡沫剧,随便刷了刷。不过当随着剧情的发展,发现了剧中的一些场景,她们三个虽是不同的个体,拥有着不同的人生但三位女性所面对的一些事情,也会经常发生在三十岁档口这个年龄段。她们是剧中人物,但也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你和我。例如:结婚几年后,夫妻间的亲密度被生活的鸡毛蒜皮而冲淡;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不敢失业、不敢生病、不敢粗心大意的境地;三十岁的女人对爱情依旧充满幻想,依旧会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低级错误;甚至还会面临婚外情的问题。有些人在看完这部剧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独立精神,认为这个世界靠谁都不行,只能靠自己,对婚姻、爱情失去了信心;但也有人依旧相信爱情和婚姻。每个人所遇到的人和事情都不一样,每个人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电视剧里只是展现了现实生活的一个方面而已,真正的生活总是更加戏剧化。你人生的幸福度来自于你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况且,人的生命中不仅仅只有爱情和婚姻,还有亲情和友情。人,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失意,而失去对整个生活的信心。要知道,你人生的称心如意只会出现在你的努力中,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里。
前几天,姑姑送了我一本书,名叫《了凡四训》。其中一句话令我很有感触:“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大概是说:所有各人的福田,都决定在个人的心里。福田离不开心,心外没有福田可寻,所以种的是福还是祸,全在于自己的内心。只要从心里去求福,没有感应不到的!这段话虽然听起来具有极强的唯心论,但是即便是心理学上来讲,人的发展亦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离不开内心的坚定与执着。我虽然一项反对鸡汤理论,但是这本书亦是教会了我在面对“不乐”时如何快速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至于从此萎靡不振。人生中会面对很多不如意,当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出现时,大多数的我们会采用消极的态度面对,甚至不去面对而选择躲避。这很正常,因为人在面对不舒服的境地或者危险的状况时,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防御机制来躲避危险。只不过,逃避问题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就如同头顶上方有一个马蜂窝,选择视而不见也躲避不了被蛰伤的风险。所以,直面问题,坚定信念,解决问题,端掉马蜂窝才会让你毫无顾忌地走路,才会感受到称心如意的满足感。
《三十而已》中的顾佳在面对茶厂危机时,凭借着强大的心境坚定初心,才有了事业后来的蒸蒸日上的发展;王漫妮在催账的过程中,那种拿不到钱不罢休的死磕精神不就是那种“不离方寸”的最好诠释?钟晓芹作为上海本地女孩,有着稳定工作,爱护她的父母,在别人向往的大都市有车有房有存款,但这也是导致她离婚的重要原因---不懂得珍惜。钟晓芹在离异期间通过不断的思考、感悟和反思,不但挽救了与陈屿的婚姻,还成就了自己的写作事业,与之前的娇娇女判若两人。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称心如意的?我想这个世间应该很少有这种极致完美的生活,所谓的称心如意不过是每个人在心中给自己人生的定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一种坚定顽强的心境,一种不断修德养性的精神,面对不公、不乐,可以淡然处之,可谓是一种称心如意的人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