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国家专注的持续补贴发力,硬生生将光伏产业做到全球领先水平。风光储代表国运,任何人不容小觑。中长期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明确光伏等新能源未来在能源转型和碳减排中将发挥的重要作用。光伏项目具备较强的“投资品”属性,项目内部收益率是影响行业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明显的景气环境下,光伏产业各环节的发展也存在发展隐忧,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领域正在酝酿和累积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部分环节供需失衡,价格畸形,重复建设,产大于需,价格下跌,盈利下滑,同行内卷等。
光伏产业进入新的竞争阶段,巨头之间,新旧势力,央国企与民企之间的竞争,国内外市场的变化等等,整体上,变数剧增,格局混沌;市场各种力量依然在“蓄势”。

储能设施大规模廉价化和大规模普及之前,电网将会成为光伏电源的重要制约瓶颈。光伏的平价化应当是要结合储能成本以后的平价,电网的制约瓶颈即将到来,这一风险点要不得不加以重视。
光伏等新能源促进的不仅是能源结构简单变化,而是整个电力及能源系统关系和结构的重构。未来两三年内,光伏必然有一次深度的调整,重塑格局与秩序。
未来国际贸易的摩擦,必然影响中国光伏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与布局,也必然对企业的全球化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未来全球能源领域的竞争,将从资源的占有和应用,更多转向制造水平与创新能力的竞争。
加强风险研判,提高合规意识,面对欧美质疑恰当表明立场,积极展示正面的形象,民企与央国企合作共拓国际市场等方面都是最先关注的重点。
分享点亮生活,欢迎加关注,感谢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