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有期末考试在那压迫着你的话,你会怎么来学完一门专业的课程呢?
听一遍得到的讲解,还是读一遍相关的教材?
我想,这已经是绝大多数人最为努力的校外学习状态了。但是,你真的记得住,理解得深入吗?
没有复习场景的知识,大多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理解了,但因为接触的频率太低,记不住,二是因为记不住,所以看到后面因为地基不牢,看不下去了。
那么,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其实就是复习。
然而,对于出了学校的人而言,天天学一点尚觉得效率低,复习旧知识又怎么舍得再花时间呢?更何况,怎么就算复习好了,也缺乏一个标准,无法执行。
而针对这种场景,可量化的学习方法和目标就成了救命草。
学习,分为两个步骤,初学和复习。
初学学好的最低标准是,对知识点有基本的理解,并有全局观,这需要的是思维导图的帮助。
而复习的标准,至少应该是在随时随地信手捏来,一定不仅仅是学习完的第二天可以回想起来。
那么,随着ipad赋能学习场景,margin notes和anki的组合,就比较完美地解决了这两个环节。
Margin notes 3的终身使用费是88元,主要功能是在我们读pdf电子书时,可以根据我们的学习标注,自动在全书目录的基础上画成思维导图,同时,也可以从导图快速地跳回到正文,其实也就解决了我们记读书笔记时的最大问题,正文和笔记分离,互相检索困难的问题。
同时,margin notes在脑图的基础上,还支持把笔记制做成小卡片,卡片的形式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问答题。最主要的是,支持导出到anki。
anki可是按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设计的记忆软件,对于anki里的每一个卡片,你都可以按记忆曲线去定期回顾。只要每天把自己的卡片清单清空,复习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是我最近琢磨的一套无纸化学习工具链,还在摸索,初步使用下来效果还不错,但上手难度都挺高,这是个比较大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