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把最近几年福布斯嘉宾的演讲都刷了个遍,有不少场还是亲临现场和嘉宾零距离接触交流。作为业界顶级交流舞台,福布斯毫无争议的引领着各行各业的新潮流。几年下来,我对这一点感触颇深。
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大家都不陌生,她就是最具影响力的成长作家张德芬。在2018福布斯中国卓越生活论坛上,张德芬作为嘉宾做了“活出质感的人,都在拒绝‘二手幸福’”的演讲。而我作为观众席的一员,非常幸运的领略了这场充满爱与智慧的分享,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福布斯演讲。
虽然直到此次演讲我才有幸一睹张德芬的风采,但是我和张德芬却早在十年前就已经相识,没错——就是那本风靡华人圈的经典心灵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一个温婉如水、充满智慧与张力的女子。十年后,在福布斯演讲现场,我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到了一个睿智又温暖、时尚而温暖的张德芬。从张德芬这里,我看到了她在这十年间一直坚持着的生活信条——慈悲、分享、自我成长的态度。
爱与孤独,全在一念之间
在这次演讲中,张德芬带来了她的新书——《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这是一个带有些许哲学意味的命题,张德芬在书里不仅仅分享了有关爱情的故事,还重点向读者揭开了这样一个谜题:我们如何与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相处。
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没有一天不渴望着得到更多的“爱”,可同时又没有一天不会体会着“孤独”。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以及夹杂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让很多都市白领疲于应对这一切。通勤路上沙丁鱼罐头一般的地铁里,深夜独自加班的写字楼中,每时每刻都被孤独萦绕着,而“爱”则显得那么珍稀。
张德芬用一颗细腻的心观察着自己周遭的世界,敏锐的洞察到匆匆路人内心的症结,并且用自己智慧为人们指点迷津:那些让你感到孤独、挫败的情绪,原因并不在他人,根源在自己的本心。在每个人的内心,一开始便播撒下了两颗同样的种子——一颗乐观一颗悲观。当一个人不断地将注意力投入到那些消极的事情之上时,那颗叫做“悲观”的种子就会逐渐生长,进而生长出“孤独”的果实,一步一步侵占“爱”的阳光和营养,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只在于当初的一念之差。
是啊!多么振聋发聩的醒世之言!倏地在脑海中闪现出我最爱的那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正是张德芬的代表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脍炙人口的名言。
内外兼修,活出自在人生
从《遇见未知的自己》到《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十年间,张德芬一共写出了6部剖析现代人心灵世界的鸿篇巨制。我作为张德芬的忠实读者,一部不落的拜读了张德芬的全部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张德芬在书中分享的经验,更学到了张德芬自我成长的生活态度。
在演讲中,张德芬一针见血的指出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要想获得更多的资源,就必须处理好人际关系,而现实中有相当多的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折磨的不胜其烦。进而生出了无尽的焦虑,再加上社会中盛行“贩卖焦虑”的节奏,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发现问题的是聪明人,而能够提出解决办法的才是智者。张德芬的智慧之处就在于她不仅能够洞察这些问题,还能够给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张德芬在福布斯演讲中,向观众分享了她的处世之道。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张德芬认为应该要思考两件事:对内和对外。
一是对内,就是思考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以带来“双赢”的局面,尽可能多的去寻求双方的契合点。也就是说,从自我成长的角度出发,严格地审视自己,把自己遇到的挫折困难甚至不公委屈当做一种磨砺,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二是对外,就是当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不要用抵触或者抗拒的心态和对方相处,这样除了会激化矛盾,不会有任何积极地作用。要记住这时候正是训练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的时候,要带着慈悲心,让自己在情绪上认错,使自己变得心平气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结果必然会有所不同。
在福布斯演讲过程中,张德芬还为处于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人现场支招:同样也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办法。一是学会和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学会感恩,比如,睡前试着感恩三件生活中的好事;二是通过和朋友倾诉、以及身体运动的方式来化解。
一场短短的演讲,让我在台下听得犹如醍醐灌顶,很多很多让我困扰多时的问题瞬间豁然开朗。在演讲的最后,张德芬也坦言,这几年中,她其实过得并不幸福,并且深刻剖析了其中的原因——把自己的幸福更多的寄托在别人身上,渴望通过别人获得“二手幸福”。而她经历过之后终于明白,真正的幸福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得到,生活终究要因势寻利,要让自己每天成长,打造自己的 “一手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