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平台,说大不大,30平左右,我估算的,因为楼下的住户都是135平的户型。当初,买这套房的时候除了考虑到一梯两户,人少,清静,让我们动心的也就是这个平台了。
平台,就相当于自己家小院儿,除了冬天天冷,不怎么去平台,其他时间平台就是孩子们的玩耍秘密基地。俩孩子放学后,特别喜欢打开平台门去平台上耍。有时候肆意地在墙上涂涂画画,有时候踢踢球,有时候帮我仅有的几盆花浇浇水等等,地儿不大,女儿和儿子可干的事还真不少。
女儿小的时候,最喜欢拿彩色粉笔和蜡笔在平台的墙上涂涂画画了,随意涂鸦的快乐,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也种下了画画的种子,一直到现在还在学美术课,她对画画很感兴趣,每幅画也算拿得出手。想想,还好当初没去阻止她不许在墙上乱涂乱画的行为,要不然还真有可能把她喜欢绘画的天性给扼杀在摇篮里了呢。
现在儿子还小,总是帮倒忙,把能种的种子恨不得全种到花盆里。种花生豆,种西瓜籽,种桃核、杏核,甚至从外边带家来的一朵小花,都栽到花盆里,在他的认知里,一切皆可种,还乐此不疲给它们浇好多水,满怀希望花盆里能尽快长出来些什么。
随他们去吧,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童年不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嘛。
一晃这套房快住了14年了。刚住上新房的那年,我和老公晚饭后喜欢搬个小板凳坐在平台上,一边吹着凉爽的风,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聊音乐,聊工作,聊家长里短的琐碎,有时候就静静地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住的高,天空仿佛就离得没那么远了。
喜欢在平台上观察傍晚映红半边天的绚丽多姿的云霞,看雨后乍现的彩虹桥,看八月十五晚上的一轮圆月,甚至喜欢和邻居大姐有一搭没一搭得聊她家平台种满各种蔬菜的小菜园子。
后来,女儿一出生,平台发挥得作用就更大了,在平台栏杆上系了根绳子,还额外买了落地大衣架,专门搭孩子的尿戒子,小衣服,母亲伺候我月子的那些日子里没少在平台上洗衣服,晾衣服,晒被子,拆洗尿垫等等,可能生活在农村的人都喜欢在院儿里干家务活的原因。
再后来,儿子出生了,俩孩子互相有了玩伴儿,平台上就更热闹了。
夏天,俩孩子热衷于在充气泳池里戏水打闹,玩儿水枪,有时候我和孩子爸也会加入,日子在平淡中也多了快乐。
冬天,平台上覆盖厚厚的一层雪,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足不出户就能堆雪人,打雪仗的快乐,是其他比不了的。
下雨天,平台也成了他们的乐园,穿上雨衣,雨鞋,去平台上感受雨点儿下落时的酣畅淋漓,俩人尽情踩水嬉戏,玩儿得不亦乐乎。
我喜欢夏天和秋天的晚上,晚饭后在平台铺上孩子们用过的爬爬垫子,再带上一盘洗好的水果,我讲故事他们一边吃一边认真听,无聊了就躺下来数星星,比谁数得多。
有时候,夏天屋里闷热,我们就端着锅具和碗筷去平台,支上小简易桌吃饭,邻居也凑巧出来了,就一边聊,一边吃。
邻居大姐是个热心肠的人,她小菜园子里种的生态菜有时候自己都舍不得多吃,还要分给我们家尝尝鲜。她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给你点儿菜苗,你也种上吧。”我每次都婉拒好意,知道自己不是种菜的那块料儿,也省得糟践了那些小菜苗。
前些年心也没那么静,要管孩子要顾家,去专注于种菜养花不太容易。现在,反而主动想去侍弄花花草草,心态也不一样了。
有时候和老公生闷气,也会自己去平台上呆会儿,看看夜晚城市的灯光,看看马路上亮起的车灯,听听手机里的音乐,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气也就消了。
如果搬去新家了,我猜我们全家最怀念的就是平台这方小小的自由天地了。它装满了我们的生活乐趣,在那些闹疫情的日子里,在稀松平常的日子里,它带给了我们一家人太多简单的快乐。
网络图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