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海行 · 记

上海行 · 记

作者: 二爻er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16:06 被阅读0次

      二零一六。

      16年是我第一次来到上海,因为那会儿是直接从虹桥站转车去嘉善南,因而无暇去一睹魔都的风采。

        直到那年十月初,才算得上第一次去上海玩。首选地当然是去看颇负盛名的地标建筑——东方明珠,两块钱的渡轮票从外滩过去浦东,恰逢假日,乌泱泱的人群如细沙一般拢进船舱,又如潮水一样在江对岸散开。因为是第一次坐船,因此一开始是按耐不住的开心,但是吧,在那不到十分钟的行程里,前后左右都是或站或立着的人群,将船舱里拥挤的空气近乎苛刻的过滤的更为稀薄。不深呼吸吧,缺氧;深呼吸吧,伤肺。无奈之下只好挤挤挪挪的去到甲板上,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黄浦江水浪滔滔,定睛看过去,江水和小时候出现在各种影视剧里面的画面如出一辙,并没什么两样,都是一样的掺杂了黄沙似的浑浊,像是黄河水走岔了的支流,事实证明,人家是正经八百的长江水,起源自浙江省安吉县,流经上海市区,在外白渡桥接纳苏州河后注入长江继而汇入东海,至于泥沙则是因为其受长江口潮汐水流的影响呈往复运动,遇到涨潮时从吴淞口注入,因而江水像是混入了被打翻的沙盘,想来应该是不会有泥沙俱下的那一天咯。时值夏末初秋,暑气还没来得及偃旗息鼓,仍在抓着秋老虎的尾巴作威作福,因而挟裹着热浪的风席卷过人潮时,身处其中的啊,个中滋味是真不好受,要是这时候,有人问我,“如果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想来内心肯定是拒绝的,虽然,并不会有人问的≧∇≦。欸,话也不该说这么满吧,万一有哪个傻子会问我呢,万一呢,是吧, 还是要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啊,实在了不得了,大不了就自个儿买两张船票去问别人,反正也才两块钱一张,还是能送的起dei,哈哈~

        到了浦东,东方明珠看着近在眼前,却又实在是远在天边——得仰着脖子以近乎九十度的姿势望天才能看到顶端,至于郭敬明说的45度仰望天空是不是明媚的忧桑我不清楚哦,但是吧,这90度肯定得忧桑呀,费脖子不说吧,这中间还隔了200块钱的门票嘞,心都在泣血了啊喂,唉,只能顶着硕大的脑袋以治疗颈椎病的姿势在底下徘徊了一会儿,就当表示下虔诚咯,还能怎么办呢,撤呗。要不怎么说还是年轻好呢,这里无缘得见深以为憾,那厢一转脸就忘记了,毕竟旁边就是上海中心大厦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啊,两栋楼像双子大厦一样以同样笔直的姿势直入云霄,同样让人心驰神往,至于这点儿见异思迁的嫌疑吧,既然对象是自己,那意思意思挣扎下就原谅了吧。忘记了当初是怎么绕来绕去走到一条曲折的小路上的,十月初桂花花期未过花未败,繁星似得缀在枝头,在微风中含羞带怯的藏在枝繁叶茂的阴影里,时不时的探个头出来,摇曳出一地的桂花香,萦绕着穿花而过的行人,地面上则是铺开的三叶草坪,蓝色的漫天星被簇拥着浮在绿叶上方,风拂过时像个摇头晃脑的不倒翁。车辆禁行的标志像两尊不为外人所扰的守卫,尽职尽责的立在小道的两个尽头,愣是在这繁华的闹市区中心地段守出了一份静谧安然,让人不得不感慨,僻静本身并不怎么值钱,但是闹中取静可就大不一般了,怎么想怎么土豪,随便给点思路都能脑补出一出乔家大院的剧情,这么一想,看白色的门都像是镀着金边儿啊,闪的人眼珠子都要掉。路两旁还有不知名的花儿从白色的围栏里挤出来,熙熙攘攘的好生热闹,又有哪个拐角处里斜插出来一两株橡皮树,上面的叶子是那种墨绿色的又轻微带着点黄,中间是一条清晰的脉络,到了末梢给分成了几缕,整齐的覆盖掉整片叶子,因为叶子互相参差错落着,午后的阳光照在上面,投下一地阴凉的暗影,蛮惬意的。

        到了最后,我们并没有走到双子大厦跟前,只是感慨了几句就返回江对岸了。真没什么好逛的,当时这么想,现在也这么认为。毕竟实打实的富人区,从地板砖到门上镶的铜扣无一不透着精致,又无一不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唯有路旁的景致有些欣欣向荣的热闹,不管来者何人,都是一副没心没肺的开心样,不过一想到大家在这儿兴致昂扬的看风景,庭院里的人可能在看,哎,这群傻狍子在哪研究啥玩意呢,就是让人一言难尽的心梗啊,唉,溜了溜了。

      等晃晃悠悠的返回外滩,已是日暮西山,华灯初上。真正让人心驰神往的夜幕降临了。因为早年间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是老上海十里洋场的缩影,更是旧上海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因而南京东路和中山东一路上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在白天都是沉静又安然,像个眼皮子耷拉着的百岁老人,有阳光时更显陈旧,墙上有些拐角处长出了斑驳的痕迹,像是岁月在树根部留下的年轮;而在阴天里,因为失去了阳光的包裹,建筑的边角少了些许明媚,变得有些凌人起来,像是假寐的老人忽然沉了脸,周身的懒洋洋被荡涤一空,露出那种历经风霜的底色来,毕竟战乱年间也都身处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漩涡中间,露出来的底色里掺杂的硝烟味哪怕透点苗头出来,也能整的周围都庄严肃穆起来;但是一到晚上那可了不得了,黄色的灯光渐次亮起来,有的从高空中蹭着暗黄色的砖墙打下来,有的在拐角处的地面上沿着墙角绕过绿植蜿蜒而上,人群从旁边走过时,灯光忽明忽灭的,加上各种具有异域风情的建筑从成排的窗户里面透出来的光,映的这一条街这一方天地都像是鲜活起来,暖色的光芒像是给其镀上了一层金边,亮眼又不灼人,还真有了那么点儿十里老洋场的意思。缀在人群后面穿过南京东路去往外滩的路上,脑子里时不时还会想着如果用延时摄影去拍,从天色将暗未暗拍到夜幕低垂继而灯火阑珊,这里的景色会不会像是推开了《泰坦尼克号》里的那扇大门,从清冷黑白瞬间掉进衣香鬓影、笑语如歌的新世界。光是想想,都觉得美轮美奂啊。

PS:借度娘一张夜景图

        总算是挨挨挤挤的走到外滩,沿着楼梯拾阶而上的时候,旁侧就是外滩情人墙,绿植和鲜花像是爬山虎一样覆盖掉整面墙,不留一点儿缝隙,而且叶子上也是出人意料的干净,毕竟按着北方的情形,这么多人整天来来回回的,带起来的灰尘都够将其埋几回的。大上海的后花园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等来到黄浦江边,宽敞的小道上行人如织,络绎不绝,恰逢节假日,都近乎热闹出了年底街道的情形了,有老人带着小孩爷孙俩人坐在石凳上歇脚,不同国家的人操着不同的语言笑容洋溢的从身旁走过,还有举着单反、手机的人们对着不一样的姿势“咔、咔、咔”一通拍,背后的东方明珠在镜头圈出来的一方天地里煜煜生辉,旁边是从四面八方落下来的橘黄的灯光,落在人的脸上,都透着种温柔娴静的味道,想来这些照片若是在几十载之后再看,哪怕不可避免的会褪色、会泛黄,但是那些泛黄的旧迹也会显得回味悠长、岁月静好吧。美的东西总是会让人感觉舒服吧,这和时间本身无关。

        随后又踏着夜色去了城隍庙,印象最深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小吃和汹涌的人潮,太多种类的小吃在眼皮子底下晃悠,逛到最后,感觉看到的就像是吃过的,而真正吃过的也像只看了几眼,所以虽然没吃太多,但饱腹感已经很明显了。

          吃饱喝足再逛逛街消消食就和大家伙儿一拍两散,各回各家咯。

        后来还有的几次来上海,也都是在这几个地方瞎转悠,因而最开始的时候,一直觉得上海就是小时候看郭敬明小说里面描写的,很浮华,各种衣着光鲜的人们行色匆匆的走在辉煌大气的CBD商务圈,精英范儿十足,整的人呆在这片儿区域里面总有种串错门儿的感觉,格格不入,怪没劲儿的。


        二零一七。

        时年秋冬季节,因为工作的缘由过来上海出差,趁着秋意未退寒流没到来的时候,去了一趟朱家角古镇。

      说起来古镇,江浙这边古镇很多,虽然风格各异,但古色古香这点都大抵相同,而且按理来说,之前曾多次去西塘,独属于古镇的美景虽不能说全方面领略到,但是也七七八八了。青天白日下的,夕阳西下时的,暮色四合里的,夜色喧嚣中的西塘,不一而足,都有遇见过,唯一没见过的就是黎明的曙光下它的样子,原因也没别的,早上进古镇要门票嘞〒_〒 。其实想来也应该是静悄悄的没跑了,毕竟酒吧一条街上一般都会嗨的过于晚,可能是夜色撩人吧,让人容易嗨过头,毕竟夜景是真的漂亮~

一座,桥 某个元旦夜放的花灯~ 西塘夜色

        按理说,都是见过古镇的人了,再去朱家角可能会觉得无聊,但事实是当时去朱家角还是玩的蛮开心的,景色倒还好,可能纯粹就是因为同行的妹子拿了台拍立得,大家玩的有点儿嗨,没刹住车,一卷胶片全瞎拍完临走前还有点儿意犹未尽,所以最终对其的感慨中带了点恋恋不舍,使得这个古镇在记忆中也很好了。虽然景色只是还行,远不到让人惊艳的份上。

        可见人的记忆是会带有自主修正功能的,而掌控着修正方向的是则自身的感触,就好比美好的记忆里,连冬天路旁的枯枝败叶都像是加了一层滤镜,暖色调的回忆里连属于冬天的寒冷都没得~以前看到过一句话,人是永远不知道教训为何物的,一到冬天,就怎么也想不起来春风的温柔,而一到春天,就会忘记冬天的严酷,现在想来,也有可能是存在于冬天里的一部分美好记忆让人忘却了冬天的寒冷也是有可能的吧。

上海行 · 记

      二零一八

      18年出差的时候是初夏,而等回去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所以说,在上海呆满了一整个夏天,别的感触都还行,就是热的够呛,本来就黑,回去的时候更是黑的像是披了一层大地保护色,现在想来都有点儿一言难尽呀。

      因为呆的时间蛮长,就寻空儿出去玩了几次,想找点儿不一样的景色。毕竟外滩那里太出名,绕在其头顶上的光环太重,导致其他景点就有点严重的“贫富不均”,使得人们不能好好领略到藏匿在光环底下的其他美景。因着都是逢着周末出去玩,便也没去太远的地方,首当其冲去的就是位于泰康路的田子坊,就像每座城市的都有逛街的好去处一样,这里也同样,有着浓郁的市井气息,里面因为人多路窄,人们聊天的声音在半空中回荡着都像是带了点回音,还是3D立体环绕的,声音里有听不懂的上海本地话、带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还有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的商铺老板和外国游客,显得喧嚣、嘈杂又莫名的真实,像是露出来了一点儿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而在田子坊不怎么大的区域里,有各色的小吃,狭窄的弄堂里也都是满满当当的铺子,有卖邮票的店,印着各种上海当地的美景摆在橱窗里面,玲琅满目;也有卖手工的本子,干花定格着最灿烂的样子被人妥帖的放在木质的书封上,外面裹着透明的薄膜,摸起来会有轻微的凹凸感,有种脆弱的美感;还有别的香水什么的,不同的香水在透明的玻璃瓶里凹出了各种造型,又因着不同的颜色在室内的灯光下静静的流光溢彩着,溢出来的冷香在夏天黏腻的热风中也能让人心稍稍平静下来,连踏进店里的脚步声都放的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一室兀自芳香的空间,偶尔的会遇到一些网红店,拎着一些做法很新奇的小吃,再揣上一杯答案的冻奶,随着人潮走街串巷的感觉还是很让人放松的,有种偷的浮生半日闲的感觉。

答案。

        田子坊不同于新天地,这里没有太多的商业大楼,低矮的住房更像是平常的街道,如果不是因为来来往往的人群太多硬生生将它走成了网红地,想来这里会和上海其他的街道一样,白天有人赶着上班匆匆而过,到了傍晚就能安寂下来。天气晴朗时,也可能会有小孩子在里面穿行打闹着,拐到哪个角落不见了,可能也会有人因着建筑物的色彩比较明亮走进来拍几张照片也说不准,比如,我。(๑❛ᴗ❛๑)

黄色的小屋

      后来还去了趟M50创意园,位于普陀区莫干山路,出了地铁口需要步行二十分钟的样子,路上车辆行人高层建筑都不是很多,等走到创意园,就更显僻静了,但一进门那500米长的涂鸦墙又使得园区内的僻静不同于仅仅是人烟稀少的静寂,而像一种开在角落里的花朵,兀自绽放着,安静的热烈着。涂鸦墙是真的酷,大片大片色泽艳丽的线条有意义无意义的纵横交错着,有些是能看出来模样的图像,有些则纯粹是随手绘,在阳光下很是有些视觉冲击力,瞬间有了那么点儿艺术感,至于什么是艺术感,在我看来就是天马行空的思维和随心所欲的表达方式,用什么工具不重要,画笔可以,喷涂液可以,声音也可以,在什么地方不重要,纸上行,墙上行,舞台上也可,重要的是为了遇到所好相同的人,即使不是完全理解,单纯的顺眼或者喜欢就足矣。毕竟,但凡向世界发出声音的人,总是会希冀着能听到回音的吧。

涂鸦墙

      等穿过涂鸦墙就是风格各异的工作室和艺术展了。里面有各种展馆,因为风格不同,有些哪怕安安静静的注视着都不太能体会到表达了什么,有些则一眼望过去就暗暗惊奇了,而且身处其中的氛围特别好,工作人员有条不紊的在忙碌,闲晃的人悄无声息的走近又离开,各成一派,互不相扰,间或掺杂一些细碎的谈话声,像白噪音,不怎么扰人。印象很深的是一面墙壁,上面整齐的排列着各式各样的眼睛,时不时的眨着,有些眼尾还稍稍上翘像是圈着满眼的笑意,有些则是浅色的瞳孔,像那种釉质的瓷器,泛着点严肃的冷光,因为太过生动形象,站在跟前看,像是面对着成排的人群在安静的注视着自己,感觉蛮新奇的,就是密集恐惧症患者看了怕是要犯病。等再往里面走,就是好几条甬道,阳光透不进去,落下一地的昏暗,工作室门口的店牌溢着荧荧的光,照着墙上的涂鸦时明时暗的,像是《V怪客》里面的车站通道,要不是旁边人来人往的,怕是会有蛮惊悚的效果。还有其他的一些店铺,不像古镇里兜售纪念品的那些小铺恨不得再开个天窗来把所有精美的东西都展示给他人看,窄窄的门虚掩着,得有耐心一探究竟的推开,才会被惊喜砸中,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M50 · 莫干山

      这是我第一次逛艺术园,本以为会是抽象的,我会全程一脸懵逼,但是呢,逛过之后才发现,艺术本身并不固有一种特定的形式,每个人眼里看到的世界和他选择表达的方式都不同,而你在畅游其中时,总会发现一些能引发共鸣的东西,那可能就是你和素不相识的人走过的相同的轨迹,很奇妙的事情,这可能就是艺术的魅力。

      18年在上海还遇到过什么呢,台风。好像是很突然的,浓黑的云层就漫起来了,整个天空被一分为二,蓝色晴朗的天空被黑云一点点的蚕食,打眼看过去速度很缓,但是抬头低头间就会换了一番天地。很多商场和店铺因为有预警通知早早就歇业了,只剩下兢兢业业的路灯独自站在原地,像是黑夜里的蜡烛,看着将熄未熄,但又稳稳的伫立着。

台风 ·  松江

      二零一九。

      过完年就又直接来上海出差了,汗。怎么有种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去出差的路上的赶脚呢,(ー`´ー)

      很不幸的又晕车了。很好,除了地铁之外的,公交、火车、飞机现在再加上高铁,通通晕过,无一例外。对此我也很无奈啊。

      3月10号那天是个阴天,但也不影响要出去逛的积极性。毕竟那句歌词怎么来着,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美途的向往,嗯, 没钱可以╮ (. ❛ ᴗ ❛.) ╭

        先是去了一趟1933老场坊,这个由屠宰场改造出来的艺术坊,在沙泾路一条分支上。从海伦路地铁口出来步行过去的途中,会穿过一条不知名的小路,路两旁是一大片低矮的老房子,小平层在旁边的高层围拢下显得格外的古旧,但是又意外的不显突兀,毕竟已经存在了几十载,想来已经和这片区域的气息相融合了。路两旁是一些仅供一人通过的门,透过敞开的门扉,是一眼能看到角落的空间里大大小小的堆满了生活品,还有一些小铺子,整齐的摞着面粉袋,剩余寸尺来长的空间供人周转,及腰高的窗台上是各种已经长出了花苞的盆栽,与窗框上挂的衣服相得益彰,透着浓重的生活气息,虽不见有扯着嗓子话家常的人,但是有遇到一位上了年岁的老奶奶在门口的躺椅上,眯着眼睛摇摇晃晃。其实还是挺难想象的,毕竟旁边不远处就是商业楼和艺术园区,这里还是老街道的样子,等穿过三角地艺术园,也就快到1933老场坊了。

三角地艺术园

      初看老场坊是完全看不出来是由屠宰场改造出来的,只能感慨高手在民间啊,建筑虽然不够华丽,但是那种有岁月感的古朴还是非常的恢宏大气,门前是一条叫沙泾港的小河,伴着沙泾路,到高烟囱前划了个漂亮的圆弧,然后流进沿着溧阳路的虹口港,在不远处汇入北外滩的黄浦江。

      甫一踏进楼内,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的内部结构就直入眼帘(风格名称源自度娘),整个建筑内部就像是迷宫,一同去的小伙伴一路都在惊呼,若是小时候是在这里玩捉迷藏,躲的那只“猫猫”肯定会被气的哭出声来。入口就是大的旋转楼梯,钢筋混凝土筑成的楼道盘旋着蜿蜒而上,又因为太过曲折,站在底下几乎站在了视线盲区。而一旦踏上楼梯,就会发现看似随意的建筑走向其实层次很分明,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光影和空间的变幻。

底部 上海行 · 记 上海行 · 记

      又因为楼梯旁的扶手墙太高,170的个子走在里面也是只将将能冒出来个脑袋,纵深又长,不知道沿着脚下的路走过去会到那个出口,因此在楼梯口的转角处突然出现的一些灯光抑或是色泽明亮的事物,都会让人在这黑白灰的世界里感到惊喜。

拐角处的红凳子

      等从里面没头没脑的晃荡出来,已经都午饭时分了,凑合着吃了顿关东煮就又去了武康路。

      因为喜欢汤唯,当初看色戒,王佳芝放走易先生后叫了辆黄包车,去的就是福开森路,也就是武康路。

      “这个地方是上海最清静的住宅区。四周围都是蔬圃,有许多树林,垂柳尤多,春天的时候,柳絮在满天飞舞,在地上打滚,越滚越大。一下雨,处处都是蛙鸣。早上一起身,窗外的鸟声仿佛在喧闹。推开了窗,满眼的绿色……”这样的美好,出自《海上遗珍:武康路》这本书,而这样的情形,也的确是武康路还是福开森路时的景象。山墙和外墙上有半裸木构架,红砖勒脚,屋顶高大而且坡度比较陡,用红瓦铺屋顶,黄色或白色粉刷墙面,墙角有的用红砖镶嵌,被称为花园洋房一点也不为过。

上海行 · 记

      不长的一条路,行人也并不多,行走在其中,不同风格的建筑一个个的出现在眼前,让人目不暇接。路过一面白墙时,白墙黑瓦上是垂坠着的天线,割裂着头顶的天空,衬着阴沉的天色,有人在路旁行色匆匆的走过,像是老照片里的柏林印象。

上海行 · 记

      路的尽头就是武康大楼,那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之前有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武康大楼宛如一艘等待起航的战舰,它承载着上海人多年的记忆,一个门廊、一个转角,都洋溢着满满的法兰西风情”,感觉这句话形容它特别妥帖,它就静静的站在大什字路口,险泠泠的伫立在路中央,将一条路划开,一分为二。

武康大楼

    冬天的余韵还在,凛冽的风吹的人脸都木了,就是这样的天气里,也有很多人站在武康大楼的对面的路口,安静的与它对视,体会着岁月在这栋老的建筑物上留下的印记,那是一种积淀下来的沧桑感,使得路过的人都收起来惯常的嬉笑脸,像是被这种肃穆感所染。当然,也有可能是风真的太大了,笑不出来吧。(*^ワ^*)

      其实后来还有去同济看樱花,奈何去了之后只看见了光秃秃的枝桠,怪只怪被图片上美丽的景色冲昏了脑壳,都没考虑有没有开花就急吼吼的冲过去了,唉,果然是色令智昏啊~

      这会儿坐在南下的车上写完了这一堆,权当是打卡留念下。(其实就是为了保存好我这些美照~(๑`・ᴗ・´๑))

      有缘再会。

相关文章

  • 上海行记

    上海,是我心心念念要去的城市。 那里有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那是我我命运的转折,性格的转折…… Frank说:“那...

  • 上海行 · 记

    二零一六。 16年是我第一次来到上海,因为那会儿是直接从虹桥站转车去嘉善南,因而无暇去一睹魔都的风...

  • 上海打卡行记

    家里有一枚二次元的粉丝,早早就预约了7月下旬上海世博会展中心的B站活动,我作为监护人,今年暑假被动同行上海。我没有...

  • 回归上海行记(一)

    2022年11月24日, 我带着既期待又恐惧且略带英勇的复杂心情踏上了回国之路。回国的经历将会是什么样的, 转运车...

  • 旅行丨贫民窟男孩如何用100块在上海玩出精致感?(附拍照圣地攻略

    这是少年探险记的 第2期 目的地:摩登 上海 噔噔噔噔,空降上海 上海吃住行网红店全面指南 Part 1 「住 L...

  • 上海行记:感知与自省

    非常早就想去上海了,由于或近或远的赞誉,也由于对繁华的向往以及对迷醉生活体验的热切。 然而从决定伊始即遭遇到种种窒...

  • 我所感受到的魔都

    记18年11月末上海行(上篇) 文 / 夏沐瑾 “觉得上海怎么样?” “就很喜欢呀。” 景点走没走完不重要,重要的...

  • 上海行

    每个人对同一座城市的看法,都会因为自己在城市中遇到的人和事而有所不同,自己在上海接近一周的时间里,让我感觉这座城市...

  • 上海行

    2018.7.31晚上19:25分,运城机场直飞上海,21:30分到达浦东机场,到上海了! 贾翼泽和李...

  • 上海行

    上海这座城市,我一直喜欢不起来。原因何在却一直不明了,也许有我自身的原因,也有这种城市留给我的印象始终不甚愉悦的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海行 · 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qx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