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早就想去上海了,由于或近或远的赞誉,也由于对繁华的向往以及对迷醉生活体验的热切。
然而从决定伊始即遭遇到种种窒碍,没有那种行云流水、渐渐浸入的沉浸感,从开始似乎就奠定了整个出游的基调:无法沉浸,随时被剥离,就像是刚要入睡即被唤醒,总是无法步入我所想要的境地,体验我所预期的感觉。出行日期以及停留时间反反复复,最终才订下为7月下旬的三天。出行前的规划也是一团糟,临行才匆忙决定了三五处地方。
在决定路线时,突然质疑起前行的目的,吸引到自己的地方非常少,过去所热切渴望的临到头却发现似乎没有那么强烈,就像风姿绰约一直遥遥吸引自己的风韵女子,真到了近前要揭去面纱时却突然迟疑:我似乎更喜欢可爱萝莉。自己似乎一直为某种欲望吸引痴缠,但是却没有思考,我究竟需不需要这些?翻阅游览景地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更喜欢的是安静,是不受打扰的缓慢浸入。即便是繁华迷醉,我所想要充当的也只是一角的冷眼看客,期待有悲喜剧上演。我喜欢能够挑动人情感能让人久久驻足的地方。我喜欢纯粹,纯粹的时光里纯粹的景致,从中有纯粹的情感体验。上海,能给自己带来这些体验吗?
没有这样的体验。上海,似乎是太闹了,或者,也许是那几日自己太不能静下来了。
作为一个游客,上海给我一种奇怪的感觉。
初至上海,颇为兴奋,然而慢慢习惯了街道两旁需要抬头仰望才能看到楼顶的建筑之后,剩下的就是疑惑:就只是这样吗?高楼林立,也就不能细赏每栋高楼的建筑细节,美女如云,也就无暇细品每个身段的绰约风情。人民广场里,印象深刻的反而是一把把雨伞上贴的相亲信息,纸上之人的条件视之咋舌,天之骄子娇女们仍需在上海待价而沽,不觉间似乎觉到了一分敌意。上海市井间有种参差感,部分老建筑仍旧以弄堂的形式存在,近旁却突兀地立起一座大厦,外滩尤是,黄浦江两岸迥然的风貌似乎隔江就是两段历史,不过好在各自整齐划一,没有明显违和感。市井中人大多是外来,一家面馆里同时汇聚了山西、河南、山东、四川四地人,为着生活聚集在一起操弄弄堂深处的小小店铺,随时一通电话打来即在酷暑里奔波送餐,店里老太黝黑褶皱的脸在上海繁华市容里在心中引起惊叹。夜晚外滩繁华灯火与黄浦江相互呼应,却没有给人一种心眩神迷的感觉,反而觉得浮华。外滩灯火所覆盖的上海深处,似乎是黑暗的核,上海似乎不是连绵的灯海通透而似是覆盖了一层奶油的蛋糕,外滩就是那层奶油,而内部则似沉郁阴暗。东方明珠亦然,久知其名,心慕而访,入内却无法呼吸在人海当中。唯一的看点似乎也只是二球的玻璃栈道,玻璃栈道上做俯卧撑下望确实有些惊心的感觉,然而人虽登高却是难以怀远,入耳的喧嚣以及塔内涌动的人潮让心里难以安静,这种地方似乎也只有大悲大喜等浓郁感情才能有所刺激,细微处无可体明。其他诸如南京路步行街购物、城隍庙小吃等,让人觉得大都市里的生活细节与其他地方似乎无甚区别,不过商城确乎是有香风熏得游人醉之感,细节上精致典雅,怎奈人多天燥。。。
上海如同阳光下光怪陆离的七彩肥皂泡般绚烂的形象似乎是在第一天里就破灭了,但是我知道,这不是由于上海本身的问题。我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里抱着错误的期望使用错误的打开方式造访了你,这样子评价究竟是不公平的。错误的时间里,40°的高温消磨掉了游玩原本应有的闲情逸致,暑假出游人海的嘈杂拥塞不仅封堵了探索的视线,也挤爆压垮了探索的心。错误的期望一朝一夕中体验到奢华迷醉生活是很难的吧,或许最多也只是买醉一夜、一夕狂欢,奢华高雅的细节应该花费时间在生活的角落里去感受体验,行色匆匆也只看得一眼光影而已,或许最好是在其中生活一段时间,细心探索之后去往其他地方,对比中才能感受到上海的精致儒雅。同时,也为着繁华难掩的艰难生活而不免将这怪罪在上海本身。 采用了错误的游玩方式,如果不是在夜里船游外滩而是登上东方明珠高层,或许我会在清凉中见识到绵延的灯海带来的绚烂之美,而非在游船甲板机器轰鸣的热浪里感觉到上海浮华如同奶油蛋糕般浅薄甜腻。
由于这些原因,第二天出门已经意兴阑珊。再次面对着盛夏骄阳的炙烤以及汗水黏连的衣物缠身,与同伴选择了放弃,前往上海郊区故友的住处,匆匆结束了上海游行,心里喟叹:上海之行就这样结束了吗?如是,未免让人失望。
返家时,在上海站KFC里第一次使用微信点餐,店里短发服务员妹子简洁明快地介绍使用方法,一口普通话清脆悦耳。说到取餐,她笑道:“先生您在店内找个位置坐下,等等我过来给您送餐。”心里觉得很舒坦,喜欢这样落落大方、礼貌精炼的女孩子,之后再看到其他顾客是叫号上前领餐时心里更加感谢。餐毕出门,前方推门而出的正是这个女孩,换上了平时生活的衣服,嘴里叼着一根烟,男友在旁点上之后挽着男友的手开心地笑。那一刻突然喜欢上了上海人,回头再看暮色中的上海突然没有了心里面那份燥热,徐徐晚风中看着有说有笑的人来人往有种温暖的感觉蔓延:再见,上海,在某个非夏的时节里,我还会再来。
明珠塔远眺 明珠夜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