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于名将世家,横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三代。懂得拥兵不自重,善于用兵不自傲,为三代皇帝立下战功无数。
康熙年间,尚处于而立之年,他便率领奇兵入西藏,与准噶尔沙俄相遇战场,稳固保住了布达拉宫,保住了西藏。
雍正年间,当皇帝对年羹尧彻底失去信心时,他当即被选为取代年羹尧的不二之选,火速担任西北大将军,不仅助长了自己的威风,同时也镇压了年羹尧的气势和气数,让年羹尧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乾隆时期,即便花甲之年久违官场,他也被重召任命为四川提督,扼制邪教叛乱、西藏叛乱等,直至在一次与叛军的激战取得胜利后,在返回的途中定格了自己的生命,溘然长逝于六十八岁。
他,就是岳飞将军嫡系二十一代世孙——岳钟琪。一位土生土长的汉人,也是一个凝聚着豪迈气魄与军事英魂的岳家军。
将军世家,德才兼具,但在古代文化背景的熏陶下,要想一代又一代培养出有才、有德又忠心耿耿的军人,实属难上加难。
何况在满清初期,曾有那么多思想愚钝,又渴望反清复明的迂腐学者,在读死书、死读书的作用下,他们意识不到为什么明朝会腐败、会灭亡,更不懂得何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他们不愿接受剃发、梳辫、称臣这样的满人文化,眼巴巴盼着反清复明,盼着能文能武的大将军实现复明之梦。
据史书记载,“反清复明”这场大戏,在康熙和雍正时期唱得热闹非凡,也正因如此,清朝初期的“文字狱”才大肆疯狂,像“清风无意不留人、明月何时照我还”这种与“清”和“明”密切相关的语句、诗词等,必然是杀头乃至株连九族的无锋之刃。
可岳钟琪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尽管自己是汉人,又是嫡系岳家子孙,可他却从没有想过反清,只因他深知“精忠报国”是祖先岳飞的座右铭。
生在国土,身为军人,最大的使命就是精忠为国、报国。生于大清,必然要一生为清、报清。
然而,尽管他深知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也曾被威胁、陷害过。
雍正年间,有一位思想迂腐读书人——曾静,在反清复明野心的作用下,曾静曾密信岳钟琪策反。但岳钟琪没有选择虚张声势、大张旗鼓宣传自己的忠诚之心,而是果断上书密奏雍正皇帝,直接点明曾静叛逆迂腐之心,聊表了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
后来,他也曾因战术失利等因素被满朝文武烂嚼舌根,多次被扣上“复明”的帽子,雍正皇帝也曾叛过他死刑,不过死刑最终也被换成了“斩监候”,贬为庶民。
因为雍正皇帝也明白他的赤胆忠心,所谓的死刑,只不过是暂且给了朝政一个薄面,缓缓局势而已。
所以再后来,当乾隆继位后,岳钟琪之所以有机会再次被重召出山,正是因他无可厚非的军事才能,和至死不渝的耿耿忠心。
不得不说,岳钟琪的确是一位值得尊重、学习与敬仰的岳家将。他的名字可能不像岳飞那样人尽皆知,可他光芒四射的灵魂,是他不容置疑的闪光点。
做一个识时务、懂局势、不古板守旧的人,这是岳钟琪将军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也是值得参悟与传承的思想理念!
岳飞将军,这位名扬上千年的“旧人”早已深深刻在了脑海里。
岳钟琪将军,这位“名少见、经少转”的“新人”,也应被认知与铭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7236137/b0c073a242036dcb.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