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读曾国藩?
一直流传着这样的句子“年少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不懂曾国藩,不足以语大事”,“少年不读曾国藩,读懂已不是少年”。
曾国藩被称为“中国古代之最后一人,中国近代之第一人。”
其人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曾国藩被那么多人所推崇的原因是,他用实践证明了:
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如果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也可以成为超凡脱俗的圣贤豪雄。
因而,自古圣贤可佩但不可学,唯有曾国藩可佩亦可学。
我是牛人,我是干大事的人,我是极致践行的人。所以,我要读曾国藩。
2.修圣贤之身,悟日用之道
01.曾氏是一个对中国近代历史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民众,对其一生的行事故事都很感兴趣。
02.曾氏出身于一个偏僻乡村的世化代农家,后来成为扶危定倾的国家干臣,100多年来,他是所有平民子弟的励志榜样,人们对他的成长史格外关注。
03.今人读曾国藩,更多的是看重他的人生智慧与处事谋虑。
3.如何修身?
曾氏的修身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自觉,认真。他以圣贤为榜样,以慎独为准则,以血战之勇气,以截断后路之决心,从严要求,切实践行。常言说人非圣贤,但曾氏偏要以圣贤为目标,宣称“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为何要如此为难自己?原来,曾氏采取的是取法上上的策略。古人认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若想得其上,便只有取法上上了。
曾氏的做法,同样可以用于其他方面。高标准,严要求。对自己狠一点,目标定的高点,就算我们没有完成我们的目标,我们也是收获最大的。
比如,用在写作上。我有了写作的兴趣和写得出能力,1个小时可以写出3000字的,给自己定的目标是5000字。向着5000字的目标去努力,最终结果肯定会超过3000字。
修身方面要“身体力行”。不应该说是一套,做的是一套,要求别人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一套,文章里写的是一套,现实中做的又是另一套。
时常反省“身体力行”这四个字。我说这个话是不是自己做过,有感而发;我的要求自己能不能做到,再去要求他人;写出的文章道理,有没有实践过,体验过?
修身三件事:谨言、修容、静坐
谨言即言语谨慎:不说大话空话假话,不说巧言,不传道听途说之语。
修容:举止端庄。
静坐: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不拘时间,早早晚晚都可以。一是要安静到了极点,只有到了极点,才能体会到人性中最本源的仁爱之心。
看到很多老铁写复盘时,都在践行静坐这件事。每天让自己静坐冥想1小时。反馈说是有效果,把大脑放空,今天的疲倦,疲劳,都有所改变。让心情更加舒畅,精神面貌变好。
4.如何悟道?
“道”是什么?“道”所指2个方面,一指规律、法则,一指方法、途径。通过所经历所看到的事物现象,去领悟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法则,或去探索其中所启示的方法、途径,这是人类的一种高端思维。
居高位之道:不与、不终,不胜。
不与:至高至重的富贵,权利都属于公的,与自己私利毫不相干。
马云经常在演讲中表明,虽然他那么多钱,但是并不属于他个人。他只是在管理好这笔财富,这是老天给他的责任。马云的思想会不会就是借鉴曾国藩的。
不终:以谨慎态度对待每一天,尚且担心怕不能得善终。
不胜:临事而惧。
一个人居高位握重权之后,常常会贪婪之心大炽,常常会轻率用事,常常会自以为了不起。曾氏饱阅世事,提出“不与”“不终”“不胜”来警示自己。
向上学,向下教。猫叔的2节修心课带给我的启发是:我们的发心是利他之心,努力的去想,怎样能给别人提供更多的价值。金钱的作用,很多事情和烦恼来源于钱,有钱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的烦恼。
去卖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想办法服务好这些人,会获得很多的正面反馈,收获好评,强烈的成就感。
锻炼好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没有力量,内心会很受影响。
多读历史,多读人性。对人性有足够的了解,很多东西就不会困扰我们。
高峰时不浮躁骄傲,低谷时不破罐子破摔。
有野心,有平常心,有感恩的心,有敬畏的心。
如果一个人野心不够那么很容易动力不足;如果一个人平常心不够那容易状态不稳;如果一个人感恩心不够那其实在人群中很难得到大家的帮助支持,很难得到机会;如果一个人敬畏心不够那这个人很危险。
要专心,聚焦一个事情来做,精力集中在这上面。成长更快,收获的知识积累更多。
人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别人的支持,是因为别人能在我们这得到利益。我们要去想办法满足别人。
多想想别人要什么,别人需要什么,你怎样才能够帮到别人、给别人提供价值。
不要总是想着你什么都没做、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付出,别人就会来帮你,别人就会给你提供价值。
你能够成就更多人,你就能够得到更多人的 认可和支持。
对自己要逆人性,对别人要顺人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