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线路本身就包括按笔着纸的笔画书写环节和提笔离纸的笔画承接环节。在具体操作中,为了前后两个环节之间转换的便利,每一个环节都产生了细致而精微的提按变化。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中有『川』字(图五),需在『丿』起笔处的左上角按笔入纸,逐渐提笔运行,至末端收结,离纸之后继续提笔,行至『丨』起笔处的左上角提至最高,又按笔入纸,如此按而又提,提而复按,可见,在将所有的笔画看作遵循这条线路运行而留在纸面的某些片段之后,提按在平动的基础上也变为连续的运行过程。
米芾《竹前槐后诗册》有“人”字,在『丿』起笔的左上角以较快的速度按下,入纸后因与纸面的摩擦和方向的转换而速度减慢,稍加调整后加速,而后因走向稍变而减缓,又迅速加快,至末端时再次因走向转变而减速,提笔后则因消除了摩擦而快速移至『丶』的左上方开始下一笔的书写(图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