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我做的数据截图贴出来,把我的思考过程写下来,有时候发现,写东西本身其实也不是完全为了分享,而是加深自己思考的印象,在写的过程中,对梳理清自己的思路起到很大作用,所以一旦有新的启发,还是得写一下,是个不错的习惯。
前面的场景是受一企业委托,向我咨询女装市场现在该如何做?首先我摸清了该企业的产品方向,属于红海市场,所以回来后,我就看了数据,把现在该类目的市场数量最多的人群画像写了下来,做人群画像分析前,先判断产品属于红海还是蓝海市场挺重要的,红海市场的话,就要选市场人群数量最多的去分析,蓝海市场就要精准分析特定人群了。
我把人群大概分成了六类,第一类18-25岁0-50元消费力的,第二类18-25岁50-100元消费力的,第三类18-25岁100-200元消费力的,第四类26-30岁0-50元消费力的,第五类26-30岁50-100元消费力的,第六类26-30岁100-200元消费力的,这六类人群画像分别都带有两种维度,一个是年龄,一个是消费力,在上图我做的数据列表中可以看到,人群画像基数最大的是18-25岁在全网人数占比30.81%,0-50元消费力的占比47.81%,即第一类人群占比78.62%,这类人群主要购买的价格区间分布在0-30元,30-50元之间,属于低端人群,逐轮人群分析对比过后,根据该企业理想中的市场定位,我给出的策略是,根据第六类人群画像做主要的产品定位,基础客单在130-250元之间,按照这类人群的偏好做产品设计,每类人群画像的偏好属性上图可以看到,休闲裤、T恤、连衣裙、雪纺衫为主要细分类目,然后再根据这类人群画像去做特定的核心词、搜索词、修饰词分析,根据这些词挑选款式,然后再设置一个50-85元客单的产品类做卡位,这类产品根据18-25岁50-100元消费力的人群画像做定位,也就是第二类人群,这样做的好处是,把18-30岁50-200元消费力的人群也卡进来了,意思是主推产品根据第六类人群做定位,这样也辐射到了第三类人群18-25岁100-200元消费力的,然后副推产品根据二类人群做定位,也辐射到了第五类人群,26-30岁50-100元消费力的人群,这样的产品组合拳涵盖的人群基数最大,简单说就是按高端定位,然后向下延伸中端市场,把低端市场踢出去,这样的一份数据有理有据,店铺还没启动前就已经完整呈现了整个店铺目标人群画像,往后的事情就是根据这个人群画像做虚拟文化输出,就是文案、拍摄、风格定调、视觉设计等工作,起初挑十来个款上车测试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微调主推款,最后配合适当营销引爆流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