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晚的315晚会上,央视点名了大众途锐汽车、山寨版承德杏仁露占领农村市场和酷骑单车押金难退等问题。然而引发网友热议的,六六投诉京东售假,消费者投诉无门事件并未能得到解决。目前事件的最新动态是,六六发现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已经不能说话了。
3月15日晚间,六六在微博上称其微信不能说话,并这样写到,“我微信后台9000多条投诉,微博一万多投诉,N多实锤在手,我说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我们除了工作,供房,听老板训,训娃,养老,维护好最少一家教育单位关系,维护好最少一家医院关系,还要为买一件商品,一张票,一顿饭,一次旅行,开一张或关一张卡扯皮。”
据媒体公开报道,六六在3月13日发表《无赖京东》一文,讲述了一位朋友在京东全球购遭遇商家售假,投诉无门的情况。京东则在次日的回应中表示,只承认商家“发货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但“并非假货”。京东还表示,六六已经严重侵害了京东信誉,“将坚决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针对六六投诉门,《钱江晚报》发表评论称,如果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故意欺诈,不当获利,那么就要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进行赔偿。如果是发错货,商家也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自己是过失而非故意。而作为平台方的京东自然要充分履行监管义务,面对无良商家应该和顾客站在同一阵营,而非急于撇清干系。
关于六六与京东的争议,《澎湃新闻》在分析同时指出,事件其实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点。消费者一方和京东一方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了,但是我们却没有听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权威声音。事情的症结可能在于:到底哪个地方的市场监督部门才有对京东的管辖权?
《无赖京东》文章片段据六六一方描述,用户先是向所在城市消协投诉,但当地消协表示京东不在当地;查到京东注册在江苏宿迁后,拨打宿迁12345被告知京东只是把客服公司注册在宿迁,要投诉京东得去北京;而北京有关部门则表示,京东全球购和京东不是一家公司,那家公司注册在香港,内地法律管不了,要投诉,可以去香港找司法部门打官司!
从网友评论来看,许多用户都有过类似的投诉无门经历。
比如有网友表示,“我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最后告到香港海关。”还有网友吐槽,“最后要投诉京东要去哪里呢?是香港吗?看的都绕来绕去,更何况消费者投诉,还有我说他们怎么敢假一赔十呢,原来根本找不到地方投诉他们啊,还是京东会玩”。
凤凰网转载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目前还没有监管部门表示会介入此事,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为什么此前消费者找来找去找不到投诉的地方。“企业太大,内部也复杂,不同的公司注册地不同,尽管正常,但也不可避免地让消费者陷入了投诉无门的境地。”作者还表示,无论如何,消费者权益不应该在兜兜转转中被忽略。
《“无赖”还是“诽谤”究竟该由谁来定性》一文则认为,关于京东与六六的争论,“看来只有司法才能拨云见月。”文章还表示,六六事件也有其积极性的一面——它提醒我们,网购投诉机制与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互联网时代最利于消费者的暖心之举。
说到消费者维权难,2017年1月还发生过一起“京东自营不是京东”的案件。有人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京东自营商品”,发生纠纷后把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诉至法院,却在诉讼中得知“京东自营”是指京东集团“自营”,但是该商品销售主体为京东海荣公司,被告的京东电子商务公司“非适格被告”,起诉被驳回。
看起来,消费者所面临的维权难题,或许正如澎湃新闻在评论中所指出的,“面对电商巨鳄的跨地域的经营,囿于传统地域管理的市场监督部门、消费者权益组织,还没找到合适的应对方式。哪个部门对京东有管辖权?这比六六反映的护腰枕是否假货的问题更严重。”
说到消费者维权难,2017年1月还发生过一起“京东自营不是京东”的案件。有人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京东自营商品”,发生纠纷后把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诉至法院,却在诉讼中得知“京东自营”是指京东集团“自营”,但是该商品销售主体为京东海荣公司,被告的京东电子商务公司“非适格被告”,起诉被驳回。看起来,消费者所面临的维权难题,或许正如澎湃新闻在评论中所指出的,“面对电商巨鳄的跨地域的经营,囿于传统地域管理的市场监督部门、消费者权益组织,还没找到合适的应对方式。哪个部门对京东有管辖权?这比六六反映的护腰枕是否假货的问题更严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