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掏过耳朵?掏耳朵应该是所有人小时候的记忆,坐着小板凳,妈妈用掏耳勺慢慢给我们掏耳朵,感觉只能用一个爽字,但是对于专业采耳师来说,他们掏耳朵更专业,更具观赏性。其舒适程度不言而喻。所以学习采耳技术就要到金耳勺采耳这样专业采耳培训学校。

你可以想象,当你步入一家专业采耳店面,面对素雅暖白的环境,呼吸着清香怡人的芬芳,站在门口时,你甚至会思考,应该先迈哪条腿,备好什么样的心态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仪式感,向来都是上“瘾”的开胃菜。安静地躺下,采耳师用孔雀云毛在额边轻扫,像极了在店内与一袭袭淡绿襦裙擦肩而过的邂逅时刻,想起她们的主人朝我露出甜美的微笑,瞬间心中水花泛滥,漫了金山。
正思想间,是谁在喃喃低语打乱思绪?思绪不耐烦地在脑海中找遍千山万水,却是一无所获,最终不得不垂头丧气地认了栽。记事以来,这是它第一次向我低头认输。丢了面子的它只好躲了起来,就是不出来。这时,“窸窸窣窣”的声音仍在继续,吵得思虑也捂住了耳朵它好似无处可躲,情急之下,顺着一缕光便跑去。“瞧,耳朵里的东西出来了,挺大的一颗呢!”我并不喜欢叫它耳屎,反而喜欢叫它“脑结石”,因为生活的压力勾结着忧虑在我脑子里打了千万个结。

谁会想到,心中的千千结,剪不断理还乱,索性就放任自流,现在却被小小的耳勺和云刀解决?耳畔轻抹,徐入徐出,然后辅上一根乳白色的毛球棒,丝绒与神经的摩擦,带来周身酥麻之感,瞬间俘获了我的心。那一刻,我分明能够看到我脚趾上细纹?就像站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却能看清天涯海角的奇石怪林?经典永远留在最后,是为“大轴”。根细长耳扒送入耳道,“叮”采耳师一弹音叉,耳道内的神经瞬间兴奋起来,每一个细胞都“炸” 了开来。那一刻,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想知道,只想让耳朵畅快地舞上一段,然后踏实地睡个好觉。
当我走进金耳勺采耳,无论是两刻钟,还是两个时辰,都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不过所谓“弹指”,表面上弹得是时间,但其实弹得却是胸中的苦闷和肩上的重担。所以,与其说采耳是在掏耳朵,倒不如说它是在掏心窝子。说实在话,心里放空了,感觉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