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和同事不知道聊到什么,聊起了了债券,说起了著名的大地产公司H大的债券,这一两年,日子过着过着,评级就降低了,债权人现在想拿回钱,不得不接受债券展期。
然后说起不少地方政府也发债,利率还不错。我说H大是公司,而地方政府信用很好,因为公司破产了就没了,地方政府都还在的。大家不用担心他们违约而拿不到钱,有钱的想买就可以买点债,比存银行赚头好点。
同事说,那H航呢,当初发债券评级不都是AAA的吗。我说确实如此,当风险来的时候,H航在最后一刻才通知债权人,说违约就违约了,投资总有风险的。
地方政府高利率发债融资,可能是没有别的更好的融资渠道了,而且相对来说债券还是便宜一些。不过就像一般人像过日子,如果自己有大量余钱大多数人会先用余钱置产,而不会一上来就借别人的钱。可能有些地方政府的预计支出远大于收入。支出吗,这几年大家能省则省的,看来收入真的少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几个有名的AAA级公司降级,退市,破产后,公司拿信用发债,可能会越来越不容易了。地方政府应该也不容易,要不然何必用高利率发债呢。
同事说,这几年由于疫情,地方政府的日子也过得难的。要有钱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有经济发展才能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现在的很多企业都不太好过,为了抗过严冬,为自保,缩减业务,人员,缩减投入。
为了让大家有一份工作,地方政府增设很多工作,比如维护治安的,社区基层很多工作人员等。
如果照我们单位这样,天天说要精益生产,精细化管理的做法,很多单位其实不用一半现在的人就能做得很好了。我说是啊,地方政府和大型国企又不能像有些唯利是图初创小型企业,这些大机构,不只需要经济效益,更需要关注社会效益。
同事说就是这样的。他分享了一个笑话,说法国的一个清扫卫生人员,开车清理大街时,碰到一群抗议群众,很生气地对他们说,不回去好好工作,堆在这里抗议干什么啊,还碍着别人打扫卫生。这群抗议群众说,如果有工作,我们就不来抗议了。我笑说,这个清扫卫生人员指的是马克龙吧,他曾经让抗议的失业者回去找找工作,然后被法国民众怼。
他说我们不都说我们的法国同事舒服嘛,假多,每周只需要工作35小时。殊不知,法国长期以来都有结构性失业的问题,而35小时工作制的初衷,就是为了降低失业率啊。
我说原来是这样啊。这么说来,在应对艰难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招。以前我也曾诟病过一些大企业总有不少“闲人”,两个人就能做完的活,十几个人还做得七七八八的。现在看起来,真实的一面,比我们看到的,考虑的,要复杂很多了。只是不管怎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一份工作做着,就踏实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