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夹门关的面纱》第二篇 铜浇铁铸的骨骼
第十章 楼碉桅屏与黑茶之源
第一节 虚脚楼
虚脚楼又叫吊脚楼,是沿河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多分布于夹门关集镇白沫江边和山地。因地制宜在临河或临山岩坎一侧,根据地形,挑出的楼面依靠石砌保坎和挑枋、由悬出支撑的木柱(砖、石柱)连接,形成挑廊和悬楼。以排列木柱或砖柱立于河岸边沿,或河床浅水区,支撑建筑上部挑出的悬楼或檐廊,廊和楼面都悬于水上或岩坎上,俗称“虚脚楼”。成为建筑的典型特色。
虚脚楼多为木结构(或木石结构),穿斗排列式、悬山顶、小青瓦屋面。之初,多为草房。一般分为单层式和两层楼式。河边虚脚楼临街一面多作一楼一底木(砖木)结构,背面临河悬楼多为一层。或在临河一面做挑廊,内室有后门与挑廊相通,廊外做木栏杆,可供休息和晾晒衣物等,俗称“耍楼”或“晒楼”。夹关场镇虚脚楼临街面多为“上居下店”和“前店后居”。山区岩坎边虚脚楼多是楼上住人,楼下作牛圈和堆放杂物。厨房厕所多在转角处,或在悬楼下。
2013年灾后重建后,场镇虚脚楼临街面多为两楼一底,背面临河悬楼多为三层。
第二节 碉楼
受羌民遗风的影响,至今夹关仍保留有民居碉楼,又称碉房。雕楼一般不独立存在,多与四合院、三合院组合连接成整体。一般修建在院落的转角处,或后面,也有与三合院耳房连接的。平面呈四方形或略呈长方形。侧立面呈梯形,上小下大。碉楼墙体多用耖泥土、或垯泥土、或筑泥土而成的未经火烧的砖砌成,或用墙板摏土成墙建成,墙体普遍厚约二尺即60厘米,厚者可达80厘米。部分碉楼墙基多用红砂石或卵石砌成,一般砌三层垫底。楼高一般两楼一底,个别高达4—5层。底层有门与正房,或厢房、耳房相通,每层从里面有木楼梯上下。多以原木做楼欠,楼板也用原木劈开铺在楼欠上,或楼板上覆草,草上糊泥做成。顶上为两坡水小青瓦屋顶(旧时也有铺薄石板和树皮者)。每层四面有长条形小方窗通风采光,也便于瞭望。每层分布有内宽外窄的“八”字形枪眼,紧急情况下具有防御功能,是山民居住的时代产物。有的将碉楼下部作厨房、饭厅,或安置火塘、煮饭、烤火、取暖,但厕所、猪圈不设在此。碉楼平时用作堆放杂物或住人。即二层住人,底层堆放杂物。碉楼下的四合院、三合院结构、材料与山区农舍大致相同,院外多有围墙防护,围墙大门即龙门子,简单、结实。另有一种石雕楼,四方雕墙从下至上全部用条石砌成,形制与土雕楼基本相同,唯在顶部修建木结构小青瓦悬山式或歇山式建筑,楼顶木构门窗有的有简单装饰。
一、李岗李氏碉楼
碉楼位于韩坪村5组,小地名“李岗”。始建于民国时期,为民居四合院之一部份。现为李氏民居。四合院为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建筑。院落坐西北向东南。碉楼位于院内西南角,坐西南向东北,底平面呈长方形,边长4.9m,宽3.5m。底层东北面(山墙)开门朝向院内。双扇木板门。土坯砖黄泥浆砌碉楼三层,每层之间铺架木楼板,木梯上下。土坯砖碉墙之上,另做5柱2穿斗木结构顶楼一层,下有地脚穿枋。悬山式小青瓦屋面,瓦脊,檐头挂木悬鱼。四面木格花窗、木装板墙裙。花窗之上做篱夹壁粉白。碉楼4层通高约12米。碉墙上两层四面开横条形方窗和长方形射击孔。该碉楼将碉堡式防禦功能建筑,同川西木结构民居建筑相结合,将防禦功能和居住实用功能相结合,设计、构思巧妙。4·20芦山地震损坏后已改建,该碉楼现仅存遗址。
二、熊营高氏碉楼
高氏碉楼位于熊营村3组,始建于清代。该碉楼为民居四合院落之组成部份,而又相对独立于院落之外。四合院坐西向东。左右为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建筑,中间为天井。正后面(西面)为另一个小围墙院,院内独立修建碉楼。碉楼与院落正面相平行,唯在底层北面(山墙)开门,故碉楼为坐南向北。碉墙下部采用黄泥粘土、墙板夯筑而成(土摏墙)。底层平面呈长方形,长8.2米,宽4米,土坯黄泥浆砌碉楼三层,每层之间架铺木楼板,木梯上下。土坯碉墙顶上又做穿斗悬山式小青瓦木结构楼层,面阔1间,进深6柱3,5间屋。檐下双挑坐墩。四周木格花窗、木竖栏栏杆。碉墙上下略有收分。墙身各层每面开有长方形射击孔。碉墙表层原为白灰粉糊后,在表层用墨线画“空斗砖”作法。碉楼底下三面用土墙围成长方形独立小院子。其东面围墙即民居四合院之西(正)墙,正墙上开院门与碉楼小院相通。围墙采用“土摏墙”传统方式筑成,表层石灰粉糊,再在其表面墨线画“空斗砖”作法。围墙两面立檐柱,做檐廊,上覆小青瓦。围墙檐廊与四合院内和碉楼院内相连通。增强了碉楼与院内的连接而又具有独立性,从而增强了防禦功能。
据高氏后裔高叔先在他的《夹门古堡轶事》介绍:修建碉楼时,由于泥土载重有限,只能一年修筑有限的高度,等泥土墙体干固了过后再往上修建。直到1626年,才修完墙壁。出于安全防护考虑,碉楼设计了防卫机关多达八道。
首先是进入碉楼的门口一道双层门,里外各一层,门料用木质坚硬的百年青冈木做成,门厚一寸五,分别往外、里开。第一层门往外开,易守难攻,第二道门往里开,用顶门杠顶在二道墙上同样难以攻破,此道门异常坚固,这是碉楼的第一道防卫措施。
第二道机关是二道墙。进入第一道门约三尺宽的过道左侧是一道不到三米高、厚约2尺的泥夹石土墙,叫二道墙,筑墙很有讲究。首先是高度适中,站在第二、三楼的楼梯口可以看清楚第一道门口的情况,居高临下,用弓弩、枪、石头等可以应对入侵者。
第三道机关是二道墙墙体的三排、九个孔,分别大致与人的头、胸、腿同高,直径约三寸,若有入侵者进入过道,就可用矛子刀透过空洞刺杀入侵者。
第四道机关是二道墙门;二道墙往右与外墙体结合处还有一道门,突破第一道门的入侵者到达第二道门受阻,若突破这道门,只需1人可守住此关,用木栅栏插在地上阻挡入侵者涌入,一人用一马刀直刺或横竖砍杀,若2人镇守则固若金汤,正所谓"闯三道关,命交给天"了。
第四道机关是二道墙顶的“灭顶栅”;“灭顶栅”悬吊在二道墙顶,栅上钉满约1尺长铁钉,钉间距约4寸,栅上堆放千钧重物,危急时刻打开机关,“灭顶栅”重砸而下高效击杀入侵者。
第五道机关是楼梯。突破前面几道防御以防御后,家人可以上楼,抽调楼梯,入侵者短时无法上楼。
第六道机关是碉楼二、三楼四周共有二十多个瞭望孔或者叫枪炮眼,两边挡头上各4个,前后各十二个。炮眼为了控制左右上下修得很讲究,外小内大,面口皆为三寸,里头就有一尺多宽。在枪眼旁边多放有枪支弹药等武器,随时可以使用,瞭望孔还有一个功能是透气和采光。
第七道防御措施是碉楼内有一口水井,还有排水沟,当然粮油柴火之类少不了,保证受困时家人生活不受影响。
第八道措施是四楼楼面还铺着一层三寸厚的泥土,防止火攻、扔炮弹等造成破坏。
三、龚店郑氏碉楼
郑氏碉楼位于龚店村6组,小地名“郑山”北坡上。始建于民国时期。碉楼为郑氏民居四合院之一部份。四合院坐东北向西南,土木结构悬山式小青瓦建筑。正房和厢房均有前廊,正房门前有木屏风,俗名“香笆子”。卵石砌筑天井阶檐,天井素土地面。碉楼位于院内东北角,坐东北向西南,与右厢房和正房连接一体。平面呈长方形,底边长4.6米,宽3.4米,通高约8米。碉墙用土坯砖黄泥浆砌,上下共4层,每层以木楼板分隔,木梯上下。碉身上下略有收分。两侧砌山墙到顶,顶上做穿斗木结构屋面,11架梁,小青瓦屋面、瓦脊。碉身四面开小方窗。方窗均采用木条窗套。碉门开于院内厢房之中,增强了碉楼的闭合性。5·12地震损坏后已改建为民房,现已不存。
第三节 桅杆
一、大宗祠桅杆
大宗祠墓群位于草池村13组,北临大宗寺,系明清李氏家族墓群,共4座(M1-M4),坐西北向东南。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15米。椭圆形土塚墓,土塚前立墓碑,墓群前立石质双桅杆。M1墓碑为仿木结构庑殿式,“V”字形碑脊,檐上刻瓦垅,檐角挑起,碑侧有抱鼓。碑通高1.7米,宽1.1米。“李如珠墓”款署“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石桅杆底部为四方形石础,从石础上立桅杆。桅杆采用2节8角形石柱上下连接而成,下大上稍小。桅杆下段直径0.27米。上段安置四方形雕花石斗,仰式,口大底稍小,斗下四角有雕花撑弓。斗以上桅杆已残断,残高3.8米。桅杆上竖行阴刻楷书“道光五年(1825年)十月十八日建”。
二、草池坝桅杆
桅杆塝墓群位于草池村13组,小地名桅杆塝。系明清李姓家族墓群,共7座(M1-M7),坐北向南。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40米。椭圆形土塚墓。墓M1长3米,宽1.6米,高1.3米。墓塚前立石碑。墓群前立2根石桅杆。M2墓碑为圆头单页插屏式,碑额有雕饰。碑心竖行阴刻楷书墓主名讳“明故李公讳守宗墓”和“嘉庆十一年(1806年)”款。墓碑通高1.6米,宽0.9米。
两根石桅杆相对立于墓群前(南)方。红砂石质,杆基为圆形石础,石础上起台起线,刻有简单纹饰。其上竖立两段八棱形石柱上下联接作桅杆。桅杆上下两段连接处安放石桅斗,仰式,上大下小,四面刻外圆内方古钱纹。斗下四角有石刻花瓣形撑弓支撑桅斗。杆柱下大上收,杆顶上刻四方座,座上刻圆宝珠。桅杆底径0.4米,通高7.8米。
三、鹅项岭桅杆
李崇清夫妻墓位于临江社区8组。该墓方向350度,由墓冢、墓碑和桅杆三部分组成。墓冢为椭圆形土冢,墓碑位于墓前,立于清道光十三年,为三楼庑殿式仿木结构。山字形顶,角上翘,面饰筒瓦;碑顶、梁、拄、额等浮雕有人物、动物、花卉、八宝、云纹、矩纹等图案,面上着彩;下为长方形底座。桅杆位于碑前两侧,底座为正方形,杆身为八边柱形,上有四边形斗、四面皆刻钱纹,杆顶部刻一坐狮。该墓保存较好,为研究本地区清代葬俗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第四节 熊家石屏风
在熊营村熊明耻家中,至今还保留着祖上传下来的一通“石屏风”。石屏风高201厘米,宽150厘米,由7片红沙石组成。屏风足台约有50厘米高,左右两边镌刻着两爪足。屏后右则刻有“道光元年榖”,没有题题款人名。传说,石达开攻打金沙江失败,其部下一个名叫李道的小军师,逃来夹门关熊营避难,该款由李道所题。正前面中心是个80厘米宽的“福”字。“福”字左偏旁是一只昂首的仙鹤,右部首是一只挺立的鹿子。“福”字用笔苍劲有力、神奇,是书法史上罕见的奇字。“福”字两旁是一幅对联,上书“家有素风惟孝有,世贻清泽在诗书”,匾额为“致中和”。屏风左右夹鼓,正则三面有精雕细刻的人物像,后面雕有人物花鸟,花瓶之内有吉祥物图案。
第四节 中国黑茶之源
中国黑茶之源国家地理标志,位于郭坝临江社区广场前面。
唐末五代,蜀国大臣毛文锡所著《茶谱》(公元903年)全面记载了唐代茶叶的品名、品类、性状,是继陆羽《茶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茶文献。该书载“临邛数邑茶,……又有火番饼,每饼重四十两,入西番、党项,重之。”临邛所产的火番饼,为饼状紧压茶类,是中国最早的黑茶产品。该茶叶品种主要“入西番、党项”,是“南方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外销商品之一,为汉、藏、羌、彝、回的商品交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据《旧五代史》载:公元903年,唐昭宗诏加西川节度使王建为蜀王,蜀王为了报答皇恩,王建随即命令临邛刺史王宗佑悉征“火番饼”等蜀茶以及蜀锦十万余,进贡朝廷,唐昭宗李晔大悦。由此可见,邛崃所产的黑茶商品,不仅仅是巴蜀地区茶叶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最早的黑茶“贡茶”。
农业考古专家认为,黑茶是最早的出口茶叶商品。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是最发现茶的西方人,他所著《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威尼斯作家拉摩晓(1559年)写的一本《中国茶摘记》里对中国茶有详尽的说明。他根据黑茶的外观特性,将黑茶“black tea”一词介绍给了西方人,并沿用至今。
唐代至元代,火井置县,辖今平乐、花楸、夹关等地,是邛崃山脉的名茶产区。古邛州火井的花楸山,至今仍保留有800年以上的灌木型古茶树1000多株,古茶园被清代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圃”。
达昌宗巴·班觉桑布所著《汉藏史集》(成书于公元1434年)载,邛崃黑茶用茶叶尖制成,“其茶树之叶片小而柔软,其茶汁颜色红黄,气味淡,具有八种功效,受众人称赞”,藏族同胞称为“穆班底”。清代诗人吴秋农描述邛崃所产的锅焙茶(一种黑茶制作工艺),产邛州火井漕,篛裹囊封,远致西藏,喇嘛珍为上品。
四川省花秋茶业公司利用“天下第一圃”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绿茶、花茶产品,誉享国内外。公司历时10年,利用古茶树资源,培育出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家级“花秋一号”黑茶专用茶叶品种,为中国的黑茶产业化创造巨大的价值。2015年3月18日,“邛崃黑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正式授牌。“中国黑茶之源”是邛崃花秋茶业的生产、加工、旅游“1+2+3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园区。花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邛崃黑茶”从传统工艺的发掘与改进、原材料收购与生产。同时,自2013年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以来,花秋茶业便在省市领导支持下,探索茶叶茶叶1+2+3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模式,建设占地1000余亩的“中国黑茶之源”主题公园,集文化博览平台、科技创新平台、观光旅游平台、商贸流通平台、仓储金融平台为一体,打造新的黑茶产业发展样本,通过示范引领,建立新的产业生态链,带动更多的茶企“组团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