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周末。
今天的目的地:海虹养殖基地。清晨5点,勉强睁开眼,梦游般的登上大巴,车刚一启动,我便把头一歪,再度昏睡了过去。到达目的地,居然已是中午11点,大家已经陆续下车。
眼前一片开阔的厂房。据Angle介绍,我们所到这个地方名叫Pontevedra(庞特维德拉),位于西班牙西北部,是哥伦布的诞生地,中世纪时航海和造船业即已著名 。据说哥伦布航行美洲的圣玛利亚号船即建造于此。
Angle话音刚落,养殖基地的主人隆重登场,他颇为自豪的向我们介绍,今天参观的这个加工厂,是他的家族产业,可以称得上历史悠久了。每天约有3000多人在这里捕捞各种海产品。因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和湿度很适合海里这些“好朋友”的生长,所以产量极其丰富,经久不衰。
说到产品,章鱼绝对要算No.1,经过多年的技术开发,他们已经有了一套非常专业的清洗与加工技术。其次,鬼爪螺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产品。因为它们生长在危机四伏的暗礁上,很难捕捞,因此价钱不菲。运气好的时候,每人每天最多也只能捕获2㎏,听说今年市场的价格,按照质量和大小的不同,大约可以卖到90-200欧元一公斤。最后,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海虹,它的产量要占整个工厂总产量 40%左右,果然厉害!
大家满怀期待,登上船去。顿时,一股海产特有的鲜味扑面而来。只见船上摆放着六张小桌,每桌放着一盘八爪鱼烤饼和一盘鬼爪螺。鬼爪螺!这可是我曾经尝过多次的美味!传说在欧州,发现这种螺的时候,只见其外形很像魔鬼的手,所以称之为“来自地狱的鬼爪”。这外形诡异,只有拇指大小的东西,却是欧洲为之疯狂的美食。
Angla拿起一只鬼爪螺,给大家演示它的吃法。把甲壳质爪状壳后面的粗糙管子拨开来,跟吃田螺一样吃露出来的那点肉,虽说一次就花生米那么一点,但是那鲜味留在嘴中久久不化,越吃越上瘾。这时的我已有点按捺不住,掰开手上的鬼爪螺,细品起来。记得在摩纳哥吃过一次极品,个个大小都在5㎝以上,虽然今天鬼爪螺的大小不一,而味道却还是非常绝妙的。入口时海水味重,但却出奇鮮甜,肉质好像新鲜蚬肉,软滑之中又帶点嚼劲。
这时,但见船主大手一挥,上菜!蜘蛛蟹,面包蟹,小红蟹尽数摆在面前,蜘蛛蟹的甜美细腻和面包蟹的鲜甜肥硕,我早已见识过,只是眼前这盘小红蟹还真是第一次“邂逅”,只看外观,倒也称得上明艳动人,我迅速抓起一个,一尝,差评!枯瘦无肉不说,除了淡淡的海味和些许腥味,再无其他。无妨,有那两盘硬货顶着,来吧!吃得正欢快,但听船主又是一声招呼,船已驶到一大片海虹养殖基地。
跟随着同学来到甲板,好一片蓝色的海!海面上星罗棋布着用木条钉成的四方形木架,这时,迎面走来一个身形魁梧的汉子和Angla打招呼。
他为我们介绍,这片海域方圆500平方公里,水下35米深,都是用来养殖海虹。每年冬天,把米粒大小的海虹从岩石上捕捉来,用一条很细的棉绳将其绑好,并附着在一根5㎝粗的麻绳上,麻绳的一端拴着铁棍,把它们一并沉入海底,10天左右,那些细棉绳就会随着海水的冲刷,渐渐消失,而这时,小海虹们已与粗麻绳上附着的微生物形成食物链关系,紧紧的抱住它们的衣食父母--粗麻绳。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海虹的腹中总会遗留一些绳子的纤维。这些海虹在它们 衣食父母的呵护下,会自行繁衍。工人们每个季度也会根据它们的大小分类,形成良性循环。它们要经历9个月的生长周期,才能成为我们盘中的美味。 这大哥讲的兴起,随手拿把小刀打开两个,还以为要品尝,赶紧挥手,嘿,我来一个吧!结果又误会了!他用手轻轻拨拨海虹那薄薄的肉质,告诉我们,这孩子还小,还需要更多时间和更充足的养分。这时,有童鞋提问,您这手里的海虹,肉质一个是黄色,一个是红色,是不是因为品种不一样呢?大哥嘿嘿一笑,指着他和一个女生,说,you and you !大家哄堂大笑起来。原来如此啊!黄为雄,红为雌。
我们继续玩笑着回到船舱内,这时,海虹登场了!洋葱,甜椒粒盖在肥硕的海虹上,一口吞下去,葡萄酒醋的味道顿时充盈了整个口腔,酸到极致啊!轻轻一嚼,洋葱的甜,甜椒的甜,海虹的甜,虽都称之为甜,但却又大相径庭,相互交织,各有层次,此起彼伏,如同一曲轻快的歌,简直就是绝配!终于又见你, 我期待已久的海虹!我一直念念不忘的地中海海鲜!这次舌尖上的邂逅,再次印证了我对它们的执着与钟爱绝对是值得的!
碧海,蓝天,轻风,细浪,甲板上笑容如花的女童鞋,突然有种幸福的眩晕感,呵呵,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酒不醉人人自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