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社会里,经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事实上,却是相反的:骄傲使人退步,谦虚使人虚伪。
谦虚会不会让人退步不知道,但会让人虚伪和猥琐,你是自己认为的自己是什么样的状态,那就怎么样,非要谦虚来谦虚去的,那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自大,表面上谦虚,实际上就是在暗戳戳地表现自大甚至就是炫耀。
慢慢地,这样的人就变成了我们说的伪君子,就像岳不群一样。
这就牵涉出了我们成年人是怎么养育小孩的。为什么面对小孩的时候,要鼓励、要支持,因为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支持性的“镜像自体客体”。
什么是自体客体呢?
在自体心理学当中,自体客体是别人被我体验为我的部分,并且能够帮我发挥某些重要的心理功能。
我们在面对小孩的时候,如果我们是认可的、支持的、关爱的,这个时候我们就是一面镜子,孩子看到我们是怎么样的,那么他的自体客体就会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自己是怎么样的。
当他长大以后,他也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有活力的,那么这个人就会自己尊重自己,自己有力量去过自己的生活。
相反,如果他从父母这面镜子里照出来的是苛刻、不认可的回应,那么,他自己也就没法形成自己对自己的尊重,一直会想着得到父母原始的认可,很可能就固着在原始的家庭里面了。当然这也有可能正是有些父母想要的,人格发展不完整的父母,其实很害怕孩子远走高飞、也害怕和孩子相忘于江湖。
父母这面镜子是怎么样的,很大程度会决定孩子的内在客体。
我们其实仔细体会,就能感受到,在我们的头脑里,有两个我:一个是本来的那个我; 另一个是观察的我,或者说是评判的我、陪伴的我。
这个我是什么样的,是苛刻的?还是支持的?就在于父母当时给的回应是怎样的。所以,很多时候现实中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倒不是最重要的,你自己和内在客体的关系才更重要。
自体客体还有一种类型,叫理想化的自体客体,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榜样或者偶像,这就是我们在使用理想化的自体客体。
尤其是小孩子,在某个时间段,会把自己的爸爸妈妈理想化,觉得爸爸无所不能,我们当然知道,这不是父母自己,但孩子这种理想化,是在这种理想化的幻想的形象上租借功能,他觉得爸爸是勇敢的,那么他就也会在做事的时候鼓励自己勇敢,这就是在形成自己的人格特征。
所以父母要允许孩子的这种理想化,不管是父母自己,还是其他人,他理想化的状态肯定不是你自己,但就是这种理想化的自体客体,指引自己成长为一个什么样子。
对于成年人也是一样的,我们会有自己的偶像,这个偶像是我们喜欢的,为什么喜欢?因为他做了我们想做没有做的事情;他具备我们没有却想拥有的特质,等等。
我们喜欢他们,向他们看齐,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在利用他们,把他们的一部分当成了我们自己,遇事鼓励自己,慢慢的就在某个部分真的成了他们。
我有时会特别崇拜一个人,沉稳、沉着冷静,那么当我遇事的时候,我会想,如果是他的话他会怎么面对,这时候我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并且有了更多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把理想化的一个人作为了我们的一部分,来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上面讲了两种自体客体:镜像自体客体和理想化自体客体。
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科胡特,把这两者的组合看成是一个张力弧。
意思是,父母给孩子镜像的自体客体,对他的正面赞扬,对他的积极反馈,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孩子对父母的理想化,或者对他人的理想化,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牵引力。这样一推一拉,就牵引着人们像某个方向前进。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就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内在客体,或者我们更形象一点称为“内在父母”,一个人自己活得怎么样,很大程度就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在父母是怎么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