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乱翻书2334:《有无之境》

乱翻书2334:《有无之境》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10-27 22:06 被阅读0次

    乱翻书2334:《有无之境》

    作者:陈来

    细读王阳明《传习录》时,颇有一种不够过瘾的感觉。毕竟,只见文章高明,不见背后其人,终归不敢断文字承载之理的真伪。由此,心生旁通以求“触类”之念,翻出这本好些年前,一位前辈推荐的所谓“好书”——《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

    国内外研究王阳明的书汗牛充栋,就价值而言,这本书特别有分量。无论是从宽度,还是从深度上看,这本书都超出其他同类书许多。

    坦白讲,N年前拿起这本书时,是翻开过的,因为“不入心”,翻了几页,止于“不知所云”便放弃了。这一次拿起时,一是内心有“触类”求旁通之念,二是“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的执着渐生。虽然老老实实翻完了,其间仍然有不少的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甚至有不少清风“乱翻书”的意思。

    一、摘记

    1、青年王阳明与多数宋明理学家一样,也经历了一条“出入释老”而“归本孔孟”的思想历程。

    2、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有我之境:万物皆备于我(孟子)、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张载)、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程颢)

    无我之境: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与物也(王弼)、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程颢)。

    3、夏东岩:寻常读与点一章,只说胸次洒脱是尧舜气象,近读二典三谟,方知兢兢业业是尧舜气象。

    4、白沙:宋人多流于佛老,故朱子提主敬以救之,今人只溺于利禄,全无超脱自在,所以须提与点之意。

    5、王阳明一方面对洒脱自得、无滞无碍的境界有真体会,另一方面他始终坚持已有为体,以无为用,以敬畏求洒脱。

    本体指心(或性)的本然之体,工夫指精神实践的具体方法。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阳明所要吸收的无我之境,面对的正是情感情绪的自我,以使人超越一切消极的、否定的情感情绪,获得安宁、平静、自在的精神境界。

    6、朱熹:人之所以为学,心与理二而已矣。心虽主乎一身,而其体之虚灵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其用之微妙实不外乎一人之心。

    7、王阳明: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

    8、《年谱》记龙场悟道:(先生)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椁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精一。

    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9、朱熹: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

    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身,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悌忠信,自十六七入大学,然后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忠信孝弟者。

    10、在朱子哲学中,人的意识、年虑、情感统称为知觉,知觉合于道德法则者为道心,与道德法则相冲突的意识则为人欲。

    11、杀人须就咽喉上著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虽私欲之萌,真是洪炉点雪,天下之大本立矣。

    12、致知二字是千古圣学之秘,此是孔门正眼法藏。

    13、此间有个诀窍

    只是致知。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去做,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14、四德:元亨利贞;五常(仁义礼智信)

    15、自圣人以至凡人,自一人之心以达四海之远,自千古之前以至万代之后,无有不同,是良知也者,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

    16、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意的发生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应物起念,一种则仅仅为心之所发。

    17、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

    18、自慊就是人对自己旅行道德义务而产生的满意和快乐的感受。致良知就是充拓自己的良知,而其结果之一即使内心实现持久的超越感性的快乐和满足。

    19、张载: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可见如子贡一般求闻见到一定程度,也能拓宽。)

    20、刘宗周:独字是虚位。从性体看来,则曰莫见莫显,是思虑未起,鬼神莫知也。从心体看来,则曰十目十手,是思虑既起吾心独知时也。然性体即在心体中看出。

    21、《六祖坛经》:性体清静,此是以无相为体。

    《般若品》取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疑问品》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

    22、孔子早就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认为人之为学不应服务于某一功利目的,而应当为了自我的完善与发展。

    23、王阳明:以学为圣贤,圣贤之学,心学也。

    求之于心而无假于雕饰,其功不亦简乎?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谓也,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

    允执厥中是指工夫,工夫就是集中一切努力来保有道心。

    24、切如今讲习讨论下许多功夫,无非只是存此心,不是其德性而已,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关涉?

    王阳明认为“学”不是指没有目的的学,学是指学存天理,这样一来,学就是道德实践的一个方式而已。

    25、在王阳明看来,六经只是记录吾心所有宝藏的登记簿而已,翻阅登记簿并不意味着真正拥有仓库的宝藏。要真正拥有这些宝藏就只有发明本心,即从内心发掘这些宝藏。虽然,这些宝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本有”的,但“本有”不等于“实有”,即现实地自觉地有。

    王阳明: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

    圣贤垂训莫非教人去人欲存天理之方。若五经四书是已,吾推欲去吾之刃欲存乎吾之天理而不得其方,是以求之于此。

    26、王阳明谈静坐:“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

    27、定性并不是在思想中排除外物,而是物来顺应,物来顺应的境界就是安定宁静的心境,阳明所说的物各付物也就是物来顺应之意。“物各付物”本身应当是“天理精明”的一个自然结果,只有把物各付物建立在天理精明的基础上,而不是像佛老一样追求物各付物本身为目的,才算是圣人之学。

    28、良知明白,随你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元氏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

    29、静坐有见、窥见光景、恍若有可即者,都是神秘体验,都是修行之弊。

    30、《已经》: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天下何思何虑?

    二、札记

    此书,估计要三读,特别是有心以王阳明为人生榜样者,亦或是要吃王阳明这碗饭的,都需要一读再读。一则可以入心学之门,二则可以入研究之门。

    读了此书,先后有购买了书中提到的《王阳明全书》《王文正公全书》,前者是个编本的故事书,完全就是不辨真伪的演义。后者难免也会有后人附会,但毕竟都是王者荣耀。去其浮屠,本来面目自见。

    一句话,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只是纷繁难读了些。缺少点“大道至简”的味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乱翻书2334:《有无之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lp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