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侯玉波版本的《社会心理学》,看到「自我与文化」章节,对不同国家民族对于自我的态度又多了一些了解。
亚洲文化和美国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意义系统,美国文化下人们拥有独立型自我,而东亚文化下人们拥有依赖型自我。美国文化下人们通过关注自我并发现和表达自身独特的内在特质而保持自我的独立性;而东亚文化下,人们则注重自我与他人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关注他人,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互动关系。
脑成像研究发现,对于中国被试,其母亲参照与自我参照同样激活了内侧前额叶脑区。而对于西方人,其母亲参照激活的脑区与自我激活的脑区是不一样的。这就为不同文化下两类自我构念提供了认知神经方面的证据。
Trafimow,Triandis和Goto发现美国人给出更多有关私人自我,比如善良、诚实等的自我描述,而中国被试则给出更多有关团体自我,比如兄弟、学生等的描述。
有关人际知识的研究发现,拥有依赖型自我比拥有独立型自我的人对他人更关注、更敏感,拥有更多有关人际间的知识。对于多数美国人而言,记忆中对自我的表征往往比对他人的表征更为精细和独特,并且在记忆中比较容易提取。而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则正好相反;相对于北美人而言,东亚人通常拥有更多的有关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记忆。
以上是摘抄的部分原文,表现了不同文化下自我的概念,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有了一些参考,能用更多的方面看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