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近期有三个产业课题,有两个在研,一个正在筹备。
说起产业课题,曾经有人问我:产业研究要做什么?这些课题研究成果是拿来做什么的?
这是个好问题,回归到产业研究的最初目的——为什么要做产业研究。立足点是,不懂产业如何做产业?
产业研究,首先是为了懂产业。
近几年,我们经常看到各类产业链图谱,有些人看了就看了,有些人能从中发现商机。看得懂,看不懂,区别就在这里。
再延伸一下,做产业园区的人,如果不懂产业,那就只能做物业管理,而不是产业运营。连园区企业做什么产品、有什么优势都看不懂,就谈不上产业服务了。
产业研究,其次是为了知道做什么。
我们知道“双碳”是国家战略,作为企业,咋一看,似乎离“碳达峰、碳中和”有些远,一个国家战略,会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其实,影响大着呢,企业是国家的经济主体,每一家企业践行低碳化、零碳化,对“双碳”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研究“双碳”战略背景下企业如何减碳,如何形成碳资产,不仅顺应了国家战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更是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利润扩大化,这就是产业研究要做的事,研究以后便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
产业研究,再次是为了能落地。
企业家常常认为,学院派的研究成果不够接地气,无法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那是因为高校的基础研究要完成产业化还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走过这一段路以后,就能进入市场,我们说这是从书架到货架的华丽转身。
研究“碳达峰”,就要知道能耗分类,各类单位能耗碳排放量是多少,便知道哪些是碳排放大户,继而研究需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保障减降,有哪些新模式、新业态会在这个过程中出现。
研究就是要接地气,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都不是绣花枕头,而是要实实在在,可操作,能落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