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读书笔记

《人生》读书笔记

作者: 肆越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23:41 被阅读0次

书名:《人生》

作者:路遥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8

阅读时间:2018.4

一、

《人生》这本书以爱情、事业为主线描写了青年人高加林人生中的一个阶段。

故事发生在黄土高原上,高加林毕业后当了几年的教师,后因为村里的大能人高明楼的儿子三星毕业,将他的民办教师挤掉了,他只能回到农村,在农村生活的困苦中,出现了暗恋他已久的刘巧珍,当他适应并接受这个世界的时候,生活给了他一座彩虹桥,他虚荣的抛弃了爱情、原则,黄亚萍的出现让高加林变得华而不实、变得虚伪,丢弃自我,忘乎所以。可当他失利再回到农村时,他才发现那些都是自己咎由自取。

高加林是一个充满文化、文笔优秀、不怕吃苦的文化新青年,但是他所学的文化只将他内心的很小一部分旧念洗涤,没能发觉自己和社会的本质问题。他没能认清自己和社会。他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他因困苦中巧珍带给他甜蜜而抓住巧珍,却又因为自己暂时的高飞,为满足所谓的共同语言而放弃巧珍来到黄亚萍身边,对于爱情高加林是一个不负责任没有原则的人。作为有文化的青年,高加林就像是学艺不精的小丑。

刘巧珍这个没有文化的的女子,却是个精明、善良、纯情的主。自始至终,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都是无私的付出,一开始她因加林回到农村,她才表明暗恋,以前都是默默地关注着。她是精明的她对爱情的追求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而不是物质的丰满,她希望加林能带给她文化人的气息。她对高加林的爱总是适时地,适时地出现又适时地的退出,从不拖泥带水。她是善良的,她一直为高加林考虑着,即使她气愤到用最老式的方式来结婚,以示自己过去追求的过分来告诫自我,可最后,当高加林无奈回来后,她又为高加林去求情。

张克南,他是有文化的刘巧珍,他对黄亚萍的爱无下限的宽容,可最后却换来了黄亚萍的拒绝。张克南是一个不知反抗的可怜人。

黄亚萍是个被惯坏的娇娇女,她为所谓的爱情毫无原则,没有底线,并不断地施加重担给爱情,她的爱情一直都是自己的,她只身的自我完善、自我想象、自我创造。她的父母只为只有她一个女儿而对她不断的迁就,不断的溺爱。

二、

作者的文笔章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当高加林的老父母亲知晓高加林民办教师被辞一事后,他们的反应在作者笔下形象生动。

作者将他们的脸比作核桃皮,并且详细的描写了核桃皮到花到核桃皮的全过程。并且在文中为构建高母传统妇人的形象,作者用颠着小脚等系列细节来构建。对高父也进行了很多的细节描写,特别是当他心疼儿子,伤心愤怒此事时。

作者十分注重环境描写,特别是自然环境,开篇描写的沉闷环境,暗示了随后高加林被辞民办教师一事。后又写洪水、暴雨雷电的轰鸣来暗示此事对高加林一家的影响。及其,用洪水、暴雨等的平复但夜久久不能静下来,暗示高加林内心的挣扎。与后文又写黄土高原八月美丽的自然风光与高加林看破、承认现实,豁然开朗的心情相衬。

作者的描写故事性极强。对张克南他妈的描写,从开始的高加林不好意思向她买馍,引出她,读者对克南他妈有了一点印象。进而后文又写了加林深夜担粪,遇人不淑,那妇女的修养极低,那妇人尽然是克南他妈,从而在读者眼中对克南他妈印象极差,埋下了厌恶的种子。后来,克南他妈因高加林抢了自己儿子的女朋友而写了检举信,将加林害的重回农村,这一系列事件,到最后,出人意料,但又不会过分突兀,这是作者在前文处两处伏笔的作用,增强故事性,且故事严谨。

作者还善用无形的对比,黄亚萍与刘巧珍,包括克南他妈、加林他妈与后辈巧珍、亚萍对待爱情、生活状况、生活态度,都不同。

作者善用角度,全书并不是单一的角度,而是高加林、作者自我等角度交叉进行。

三、

“认清社会,认清自我”

高加林没有认清自己和社会,当生活给了他第一座彩虹桥时,三年的民办教师还是能因为村上的能人而化作泡沫,他毫无准备。生活给了你第一次彩虹桥,也将给你第二次彩虹桥,当叔父回来,他又被为巴结叔父的人安排成了通讯员。可他并未深入的想想自己的现状于将来的安危,社会的变革,他乐见其成,坐享其成的去“认真工作”,却又因一份举报信而重回农村。高加林只看到眼前的苟且,从不顾远方。当父亲与德顺爷对他告诫时,告诉他,他只是豆芽菜,没有根,他并不听劝,且我行我素相信自己,没能认清自我。要认清自我的实力,不断敏锐的发觉社会。尽自己的力量,构建自我认知体系。

“别盲目于爱情,爱情也需要尺度”

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她也有远大的追求,她追求精神高于物质,她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又在合适的时间断开,不拖泥带水。爱情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平等的,谁都不应依附谁,像高加林的母亲,他的父亲说什么就是什么,他的母亲从不多说,从不表达,作为丈夫和儿子的附属品存在。黄亚萍的爱情最可怕可悲,她的爱情是自我构建的标准模板,她不可否认有大胆的追求爱情,但过分的功利化,过分的形式化,像是住在套子里的人,在爱情里盲目。

“我们要树立理想,但不能因为理想而不择手段”

高加林因为虚荣而放弃了、失去了爱情、原则,而他的虚荣为了完成理想,但最后他什么也没得到包括理想。我们树立理想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完美。可过程不行就会违背了初心,与理想背道而驰。有时候,即使理想不能完成,也不可以不择手段,以暴制暴会让世界失衡,不能打着理想的旗号让理想面目全非。

相关文章

  • 日更 380天 成长日记-读书笔记《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一

    成长日记-读书笔记《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一 大家好,我是指北针。 今天文章的主题,成长日记-读书笔记《人生永...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人生算法之无知、衰朽和贪婪 【标题】人生算法之无知、衰朽和贪婪 【书籍】人生算法 【01】人生算法之无知...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人生算法十八关之第十——十二关 【标题】人生算法十八关之第十——十二关 【书籍】人生算法 【01】人生算...

  • 读书|Week7 2017/2/13~2/19

    本周阅读计划: 重读《断舍离》,结合知乎的读书笔记。 下周:《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制作读书笔记。 今年要开始...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人生算法十八关之片面、狭隘与模糊 【标题】人生算法十八关之片面、狭隘与模糊 【书籍】人生算法 【01】人...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人生算法十八关之孤独、爆仓、迷信 【标题】人生算法十八关之孤独、爆仓、迷信 【书籍】人生算法 【01】人...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人生算法十八关之第四-九关 【标题】人生算法十八关之四到九关 【书籍】人生算法 【01】人生算法十八关之...

  • 凶手就在我们之中

    《无人生还》读书笔记 25。 Day 25,Page 120 - Page 137,Chapter 9 。 主题:...

  • 不眠之夜

    《无人生还》读书笔记 31。 Day 31,Page 186 - Page 194,Chapter 14。 主题:...

  • 求救未果,风波又起

    《无人生还》读书笔记 33。 Day 33,Page 201 - Page 211,Chapter 15。 主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tn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