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被《金刚经》智慧深深震撼,就是因为我听课的时候觉得它的理论都可以用最新的认知科学得以解释,但它来自于三千多年前的经典就挺玄幻的。
举个例子:帮助他人订计划为什么对自己实现目标有益?
因为人生其实是旷野不是轨道,但是大部分人都无限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因为不改变其实就是最小阻力之路,符合绝大部分人不主动思考内心恐惧改变的基础心理活动,大部分人是只顾着自己的那点一亩三分地,既不看看四周,也不关心他人。
所以就是在自己的轨道上无限重复,因为没有加入新的变量。
那么为什么要帮助他人订计划并且帮助他人成功呢?这个人要干的事还要和自己有重合或者方向一致?
第一是迫使你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迫使你去思考你曾经没思考过的角度;
第二是加入新的变量:相似的目标,不同的资源配置,得出不同的结果,迫使你去分析自己应该从哪里改变才是关键;
第三因为是相似的方向,所以种子伙伴的资源、认知、观念、看法往往也能扩大自己的边界;
第四有人陪伴一同前行不容易忘了目标畏惧困难,遇到阻力的时候有人商量(或许这个关卡他已经过去了);
第五看到对方有结果自己也会更有力量,这绝对是相互促进1+1>2的效果。
这就是担责任的人往往更厉害,我认为不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其实是倒过来的~正是因为担责任,所以考虑得比别人多得多,时常都要关注需要托底的地方、需要注意的地方,长此以往就变得厉害。
所以一般只要敢担责任的人,时间越长越心思缜密就是这个原因,就是经历得多了谁掉坑你都得有应对措施,所以plan B、plan C甚至plan D都早早安排好了,对因果又了解得比别人多
(你帮多少人托底能做多少事就是你所掌握的因果,理论上说,认知就是你所掌握的因果),那就是越来越厉害咯~
这也是义工为什么会成长快的原因呀。
同时请注意我一开始说到的: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其实也可以对应上笔的故事告诉我们的“万事万物的无限可能”。
那么为什么要反复讲笔的故事?
其实是这样,笔的故事更像是记忆宫殿,记忆宫殿是一个记忆的方法,就是我们的大脑很难长时间把一堆不连贯的东西记下来,所以格西麦克用一个故事把16个关键点都包含进去了,并且要求大家反复记忆~说明这16个关键点都很重要,遗漏了某个就容易跑偏。
(毕竟是三千年的经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你看姚老师上课就不停地给我们纠错)
这样就算是很多年以后,你就算是忘了某个点,也可以从这个故事里找到对应的部分,可以一下子就回忆起来。
那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行动、不断用正念矫正行动的过程,而且还不会跑偏(因为老师用16个步骤编成故事印在你的脑海里)
那正念+正确的行动+时间的叠加,结果一定会比你什么都不做、或者说怨天尤人、或者说还乱做好一万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