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精神医学加斯特拉·契斯享年93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因为寿命长久,她进行了一项长达45年的空前研究,从研究对象的婴儿期一直到成年。
从1956年开始,她就跟踪随访了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238名新生儿,观察他们父母的不同育儿之道,探究这些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01“不负责任的小男孩”
其中一个叫做诺曼的小男孩,他是一个天生快乐、友善的孩子,但是他在游戏室里却总是难以保持注意力。
契斯诊断出他注意力不集中,但问题不是太严重。她告诉诺曼的父母他容易分心,但在“短期学习”中也能学好。
“不行!”他父亲抱怨说,“他这种行为就是不负责任,缺乏个性和意志力,他必须好好表现才对!”
诺曼的父亲断言儿子不负责任,生活已经步入失败,他变得越来越挑剔,总是贬低自己的儿子。
几年之后,诺曼的病越发严重,学习成绩也随之下滑。
诺曼22岁时变得跟他父亲说的一样,“碌碌无为,整天睡觉,要么就做他的音乐家白日梦”。
40年后,当契斯结束这项研究时,她写道:“诺曼的医生是真正残酷的悲剧人生。”
而今天,我们称这样的孩子叫做“拥有创造性思维”的孩子。
02“贴错标签的差生班”
在美国的一所中学,开学进行分班时,由于操作失误,误把一个差生班标注称了尖子班。
校长得知后,打算将错就错,想要看一下不同的标签会给这些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教学能力不相上下的老师们被分配到这两个贴错标签的教室,但他们并不知情。
校长安排这两个班级的教学资源和课程,一个学期后,结果让人十分惊讶。
原本是尖子班的学生,平均成绩下降了30%,而原本的差生班,平均成绩提升了50%。
一个标签贴久了,无论它是谁贴上的,就会成为真正的印记。
03“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每一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特天赋的。
当他们被父母或者亲人贴上某种标签或者跟别人进行比较时,他们的自尊会受伤,然后他们就会开始“戴上”自己的标签。
不要再当着孩子的面说:“小明是个小懒蛋”,“隔壁小兰学习比你好多了”或者“你看人家小红多听话”。
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宝,请寻找你自己那双发现珍宝的眼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