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在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方便,回想十年前很多东西逐渐被淘汰,其中写信已经淡化在生活中了。
我一共写过两次信,一次是写给发小小月的,她在五年级时举家搬迁到北京,就失去了联系,家里刚安装了电话却不知道她的电话号码,直到有一天妈妈找我回家等电话,说是小月打来的,那边听说我没在家,约好五分钟后再打来。
原来是家里邻居去北京时候把我家的电话留给了她,那时候打长途是很贵的,两个小小人互通着电话却说不出什么,因为想说的太多不知从何说起,简单聊了近况留下了联络地址。
我从那我们开始写信通信,我买了好看的信纸,那时候的信纸像本子一样一打一打的,有方格的商务款,也有我买的那种带一些卡通人物或图形的,花花绿绿的。
信的内容不过是日常生活的,写好以后装在信封里,贴上邮票,投进邮局的信箱里,第一次投信时很紧张,像做亏心事一样左顾右看,见没人投下信就跑开了。
从老家到北京半个月才能送到,等啊盼啊,担心邮箱没人开,担心送错地方收不到,甚至担心有人偷走我的邮票,那时候很多人都收集邮票。
一个多月才收到回信,还收到一张小月的照片,好像看到另一个世界的她,再回信我附了一张我的日常照,到现在小月还留着我写的信。
高中时候买的杂志上会看到交笔友的信息,邮寄地址、笔名、邮编等信息,也想过写信过去但一直没行动,后来发现常读的杂志上可以投稿,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了一篇四万字的稿件。随着信封邮寄了出去,无疾而终,这是我写过的第二封信。
自从家里安装了固定电话,就很少再写信了,一个电话听听声音聊聊家常,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方便多了。我姥姥和姥爷今年八十多岁了,我妈一直想着给他们也按个电话,这样联系也方便一些。
我姥姥家姊妹四个,她是最小的,就大姐嫁的远,其他都在身边。大姐嫁到山东,现在高铁飞机的去哪都不觉得远,但是在那个年代,可能意味着一辈子都不再见了。给姥姥家按上电话以后,姥姥第一次是给大姐打了电话,两姊妹捧着电话痛哭流涕,无语凝噎。
姥姥家的电话虽按上了,但是很少能打通,妈妈特意去看看是不是电话出问题了,结果一看是姥姥怕费电拔了电源。
现在固定电话也少了,人手一个手机,一言不合就发长文,不似从前。
老一辈的人,一分开就少联系了,不是不想念,是没有联系的方式,写信吧他们不会写字,会写信也不一定会邮寄,亲人长在回忆里,只能作为故事对孩子来诉说。
现在呢,联系这么方便了,一个手机走天下的。人却变得沉默了,不敢聊真心话了,说话变得浮夸虚伪,亲戚间什么事一个电话就好,不愿意走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