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眉豆终究是一种蔬菜。成为家庭主妇之后,这种认识开始深入。
那时,住在乡下校园里,身边的老师多是本乡本土,长期生活在农村,虽大部分时间站在讲台上咬文嚼字,但拿起钉耙锄锹就能精耕细作,骨子里也有着农人对土地的热爱。于是,校园中边边角角空闲的地方,被垦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一年四季,蔬果不断。在远离城镇的校园里,这些蔬果让单调的三餐丰富起来,让清贫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记得我和先生搬到操场南边住后,在门旁也开辟了一块儿菜地。为了方便浇灌,还在菜地的旁边打了一口压井。虚心学种,用心经营,在先生的认真侍弄下,那菜地一年四季竟也绿意盎然,蔬果不断。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年春天,菜地边水沟处丢下了两颗眉豆籽,可能因为有水的滋养,发芽如期,成长迅速,到了夏天,竟顺着旁边一个电线杆的拉线,腾腾地蹿了上去,繁叶茂藤裹严了拉线,远看好像一条绿色的长龙。刚入秋,它就开出了一嘟噜一嘟噜的紫花,不久,一弯弯眉豆便聚在了一起,翠绿色的长荚,边上是一条紫色的筋脉,看到它们我就觉得那是秋天的眉眼,被描了眉,美了瞳,顾盼生辉。
待那荚长得指头来长,采下来,撕了边上的筋,拍了蒜,热锅爆炒,便是一道清香可口的秋味。眉豆花一嘟噜一嘟噜的开,眉豆荚一串一串地长,往往今天摘了一串,明天就又眉眼修长。
吃得多了,也就想变变花样,不管是从片切成丝,是清炒,或是拌辣椒,觉得那都是餐桌上的一道好菜。吃了一个秋天,还觉余味无穷。
又一年秋天,先生下乡,见一农人家种了一墙不一样的眉豆,荚如半掌,又如人耳,且翠嫩不老。于是,讨了种子,拿给乡下的婆婆,婆婆便种在院墙边,秋天来临,一墙的绿叶下随便一番就可见成串的眉豆荚,荚大肥厚,随便一摘就是一篮子,左邻右舍都受益。实在吃不完,有一次,婆婆送了一篮子去学校,又食旧味,初感甚好,但不几天就吃出了腻烦。
终于有一天,婆婆又让人捎来一大筐眉豆荚后,先生说,这眉豆怎么变了味道,闻起来就要反胃。(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