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龟兹石窟中的王族供养人像(1)

龟兹石窟中的王族供养人像(1)

作者: 迦陵仙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1-15 23:32 被阅读0次

新疆龟兹石窟群(包括克孜尔、克孜尔尕哈、库木吐喇、森木赛姆、玛扎伯哈等石窟)中保留了许多龟兹供养人像,时代集中在6-7世纪之间,且大多绘制在主室前壁门两侧或者左右甬道内外侧壁。

这些供养人像形体高大,服饰和外貌特征显著,同时他们的双脚都被描绘成非常程式化的样式:尖头靴,脚跟抬起,脚尖向下站立,相邻两人的左右脚重叠。最早关注此类供养人像的是格伦威德尔,他在《新疆古佛寺》一书中对每个洞窟的供养人像都做了细致描绘,并注意到了这些人像的“模式化”特征、[1]49。

勒柯克也注意到了“十六剑士窟”(克孜尔第8窟)中供养人的服饰特征,并作了细致描述[2]64-65。日本学者原田淑人梳理了汉文典籍中有关西域人物服饰的文字记载,并结合西域绘画中的人物服饰,分析了中国古代西域服饰的特色[3]97-109。

广中智之重点对比了“十六剑士窟”中的供养人像与阿富汗、粟特等地壁画之间的关联[4]236-243。中川原育子对龟兹石窟壁画中的龟兹供养人像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并按照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这些供养人像按照时代和类型进行了分期论述,认为从总体来看,这些供养人都属于印度——伊朗样式[5]101—109、113—122。还有一些国内学者的研究则更多地关注了这些供养人的服饰特征①。

关于这些供养人像的服饰特色、人物身份或者在洞窟中的位置特点等,学界已有很多讨论,并无争议。本文聚焦龟兹石窟供养人像中“踮起脚尖”的姿势与供养人王族身份构建之间的关系,追溯这一图绘模式的来源,并考证图像所体现的供养者的绘制意图,从而分析龟兹王族供养人像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从龟兹到长安

    一千六百年前 告别龟兹温润的绿 兜兜转转到长安 你是龟兹的王族 是颖悟绝伦的佛译家 更是两度破戒的异族 千年风沙硕...

  • 龟兹古国库车行

    文/飞逸 库车古称“龟兹国”,是我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这里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 ,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

  • 另辟蹊径 独树一帜 记 国画名家曹永军《聚贤堂》

    曹永军,(笔名:龟兹墨客)号静远斋,1963年出生,陕西长安人,1981年入伍,后留疆从事龟兹石窟壁画临摹与修复工...

  • 国画名家曹永军 画赋诗选 一《聚贤堂》

    曹永军,(笔名:龟兹墨客)号静远斋,1963年出生,陕西长安人,1981年入伍,后留疆从事龟兹石窟壁画临摹与修复工...

  • 国画名家曹永军 画赋诗选之二《聚贤堂》

    曹永军,(笔名:龟兹墨客)号静远斋,1963年出生,陕西长安人,1981年入伍,后留疆从事龟兹石窟壁画临摹与修复工...

  • 龟兹古国的遗响——克孜尔石窟

    从喀什坐了一夜的火车,终于到了库车。 库车古称龟兹,是汉文史籍中的西域古国,以高超的音乐舞蹈著称于史册,唐诗中关于...

  • 实习第二天之龙门石窟

    一、龙门石窟 1、宾阳洞 宾阳中洞:洞中共有十一个佛像,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

  • 中唐名将,履历征战

    白孝德 ,唐朝中期名将。 白孝德是龟兹王族后裔,勇猛强悍、精于骑射,尤善使两支短矛。后应征从军,屡立战功。 安史之...

  • 龟兹,龟兹

    分不清东南西北,伫立在这片古地 我深知自己站在了东西文化的交汇点 以及龟兹文明的风头浪尖。那些战火硝烟 汉唐将士们...

  • 神秘的克孜尔石窟

    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拜城县,拜城县属于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神秘而闻名的克孜尔石窟就坐落在这的悬崖峭壁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龟兹石窟中的王族供养人像(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xk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