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初中的时候,孩子们基本都是根据成绩选朋友,成绩好的和成绩好的一起玩,成绩差的也打成一片,最大的一个团体便是成绩中等的孩子,应为这一群孩子基本包括了十几名到四十几名的所有孩子(我们班上当时是近60人)。
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来说,自己是老师心中的天之骄子,面对成绩比自己差那么多同学,心中难免有这一丝芥蒂。
而对于成绩差的同学来说,这一群同学不如自己活泼,体育天赋没自己号,游戏场上也不如自己得以,自然也就混不到一个圈子。
而成绩中等的孩子既没有名列前茅的傲骨,也与爸妈口中的坏孩子不能打成一片。
在老师的眼中,成绩好的孩子是学校升学率的保障,老师及学校有责任对这批孩子付出更多的精力,对于差生来讲,老师们同样需要花很多的精力来让他们遵守课堂的纪律,还要收拾他们不小心弄出的烂摊子,而成绩不那么优异,又比较老实的中间生,是老师们最容易忽略的一部分学生,他们成绩不拔尖,老师们想要用心培养,又怕得不补失,对于两端的孩子们所花费的精力本就很多,再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过多的管理者剩余孩子们,但基于这群孩子们自己有自制力,不会无视学校的规章,对于老师的话也是深信不疑,于是老师们对于这一群孩子的管理总是继续加油,努力保持。
在学校,只有中等生是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
我说的可能只是个例,但是我仍能希望,老师能够一碗水端平,因为你有时候对一个孩子的肯定、鼓励,或许会改变哪个孩子的一生,你的行为或许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价值观。
2020.5.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