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父母,尤其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好养、省心。然而每个孩子天然与众不同。做为父母我们不能上和谐的“瘾”。当然,每位家长都希望家里充满美好。然而,孩子们需要冲突。海伦.凯勒说过“个性无法在放松和安静中形成。”孩子需要遇到困难,然后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需要学到“我能做到”这样的信心,在冲突中树立界限、立规矩。那个好争吵的孩子,有那样的强烈感受与驱动力,想要别人听到他的声音,当然,他也可能需要帮助,学会平静对待和处理一些事情。在冲突中学习、成长是生命和性格发展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采取过度保护,对孩子每个情绪都加以干涉,求处处完美,那么就会破坏学习的机会,很可能将他们推向怪异的深渊。
谈谈过度保护孩子:孩子必须暴露在各种细菌和病毒之下,才能锻炼出强大的免疫系统。如果提供过度保护,事事都想给他们“打预防针”在短期也许能让孩子安全,但长远来看,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当他们长大了,会很脆弱,不能独立面对和处理事情。
过度干涉的父母,往往有婆婆妈妈的特征,会在家庭中制造紧张氛围,大人对孩子的焦虑让他们也焦虑。小一点的孩子会被我们的情绪严重影响,而且还可能消化吸收。比如,父母讲话的声调,语音语气,父母所制造出来的情绪氛围会给孩子造成耳濡目染的效果。孩子会感觉安全的紧张感和高度警觉心,都会让孩子感觉紧张,然后这些感受会开始恶性循环。父母的焦虑会加重孩子的焦虑。
一句感人又实用的话:
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对孩子要充满希望,而不是畏首畏尾。
感恩周一圆桌读书会,感谢新华老师的带领,感谢丁妈的启发...感谢生命中的一切遇见!
启发:每个孩子与生俱来天然不同,独一无二。当你生养了一位温顺的小绵羊,不要去羡慕凶猛的老虎狮子,试图去塑造成猛禽;当你生养一有活力、精力旺盛的孩子,也不要去羡慕、塑造温和、谦和的谦谦君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附上一条:天下有部分父母,尤其老师特别喜欢“听话”的乖孩子,切记上当受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