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老师: 蜜读团队
他们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他们心怀阳光、执着勇敢;他们是文学的信徒,书海里的书虫, 梦想的践行者。志在开发让人更轻松、更简洁、更高效的阅读方式。
《万历十五年》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大历史观。
在此之前,我们看的很多历史著作都像教科书一样,善恶分明,套路满满,人物脸谱化,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这种历史著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是政治宣传的产物。
《万历十五年》和它们不同,我读它的时候觉得,它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原来历史可以如此有趣、复杂、丰富,就像进入了一场有关明朝的梦游幻境,我能体会到万历皇帝的身不由己,我会气愤于文官集团的迂腐不化,我能体谅张居正的伟大与矛盾,我会羡慕李贽追求自由的勇敢,我崇拜骁勇善战无可匹敌的戚继光……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既像一个历史的旁观者,又像一个历史的参与者,我甚至很想穿越到万历十五年,和他们共进退。
这本书还让我“认识”了黄仁宇先生,他的笔触平实动人又字字珠玑,如果文如其人的话, 那他一定是一位温和而睿智的老先生。他祖籍湖南长沙,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的道路上, 后来赴美研习历史,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本震惊中外的《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的名气不仅仅存在于学术界或者历史爱好者那里,很多普通读者读过之后也感到酣畅淋漓。前段时间特别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再提到此书,里面的重要角色省委副书记高育良就很痴迷《万历十五年》;另外电影《男人四十》中,一开场,张学友扮演的中学老师,手里拿的就是这本书。可想而知,它的影响力是多么广泛。
最后,《万历十五年》的终极魅力在于它的特别,如果你想看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历史,如果你想看和百度百科里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故事,如果你也想畅游一遍明朝的万历十五年,为历史里那些人事慨叹惋惜,那就一定要来读一读这本书,相信特别而奇绝的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满满的收获。下一章我们来了解万历皇帝年幼登基,与内阁首辅张居正相爱相杀的故事。
万历皇帝 1563 年出生,大名朱翊(yì)钧,他年幼登基,虚岁 10 岁就坐上了皇位,当时他身边有三位顾命大臣。什么是顾命大臣呢?就是辅佐小皇帝治理朝政的大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也可以把他们引申理解为摄政王。
当时万历皇帝的顾命大臣有:高拱、张居正、和太监冯宝。
最开始,手握重权的是高拱,他是内阁首辅,相当于当朝宰相。高拱的办事能力不错,只不过性格太嚣张,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张居正一直想把高拱搞下台,然后自己上去,后来他联合“内宫一把手”冯宝,通过一个在今天看起来很荒唐的理由把高拱给搞下台了。
什么理由呢?其实仅仅是一句话而已。高拱在私下里嘀咕了一句,“十岁孩童,如何治天下。”他这话的矛头直指年幼登基的小皇帝,带着几分不屑。
张居正听了这话之后大做文章,还故意把它改成了“十岁孩童,如何做天子”。大加渲染, 夸张造势。小皇帝和他母后听了这件事之后,很气愤,皇帝刚刚去世,你高拱这么说什么意思,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是不是。于是高拱被当即革职,直接让他回老家养老去了。
高拱的那句话的确有点大不敬,从今天来看,因为一句话就被赶回老家,这个处罚未免有点严重。但这样的史实恰恰证明了古代政局中严苛的制度,皇权神授,不容置疑,大臣们人人自危,不敢有一点儿僭越无礼的行为,如果被人抓到把柄,就可能像高拱那样,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高拱被撤职之后,张居正很快就坐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他的势力在逐步扩大,和冯宝结成了联盟,他改革朝政的想法也在酝酿之中。
冯宝是内宫里的一把手,他就像皇帝的保姆一样,照顾皇帝左右。万历小时候经常称冯宝为“冯伴伴、冯大伴”,听起来关系就很亲密。可是这位冯伴伴的职责并不只是“伴伴”这么简单,可能在大家心里宦官、太监都是作恶多端、素质低下,也没什么知识文化那种。
但其实不是,像冯宝这种司礼监的太监,曾专门在翰林院里上过学,政治思想、文化知识并不比那些文官差。他们甚至还会代替皇帝批阅奏折,因为皇帝毕竟精力有限,每天的奏折多达上百本,内容重要的、不重要的都有,皇帝不可能每本都看,很大一部分都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代替批阅的。
万历在成年以前,和张居正感情很好,张居正是他的老师,皇帝尊称他为先生。有一次张先生偶感腹痛,小皇帝还亲自煮了一碗热面,派人给老师送过去暖胃,让张居正感动的无以复加。
不过在平时,张居正对皇帝很严厉,那时皇帝一天要上三门课,经书、书法和历史。小皇帝练书法练得很好,就整天练,每次他写的高兴了,还会把自己的墨宝赏赐给下面的人,张居正就得了好几幅。
有一天,张居正不容置疑地对小皇帝说:皇上,你这书法练得差不多就行了,别天天练了, 书法练得再好也不能治国呀。于是小皇帝就开始学习理政务了。
在万历皇帝登基后的十年,是他成长的十年,也是明朝经济复苏、欣欣向荣的十年。这其中的改变,张居正功不可没,他整顿吏治,推行“一条鞭法”,进行赋税改革。当然,在改革过程中,他没少钻空子,动用了很多不法手段,比如内外联合,指引小皇帝听从他的安排来同意某些决定;比如打击自己的反对者,排除异己,拉拢手下,在朝堂上作威作福等。
万历五年(1577 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官制,他应该回家守孝三年,名为“丁忧”,但是当时小皇帝根本离不开他,不想让他回家去,张居正自己也不想回去,一去三年,他的职位不但保不住,改革也会就此终止。
可是文官集团的大臣们不同意,为父守孝,天经地义,你张居正凭什么不服从,忠孝大节, 三纲五常,作为首辅你应该起个带头作用,你不这么做不但违反礼制,而且还会造成非常不
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你张居正不离开朝政,这让其他大臣们怎么上位?于是一些资格很老的官员还结盟去张居正家里劝他,让他赶紧回家。
最后,在皇帝的坚持之下,张居正没有回家丁忧,这件事情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一时遭到了多方的攻击,落了个贪权不孝的骂名。
1582 年,张居正因病去世,此时万历已经成年,朝廷上下开始暗中酝酿着一股“倒张”的风暴。没多久,风暴就降临了,弹劾张居正的奏疏像落花流水一样络绎不绝。万历皇帝看后不禁瞠目结舌,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信赖尊重的张先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光荣正义伟大,他竟敢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打压文官,弄权专治。当这些赤裸裸的现实摆在万历面前时,除了意外之外,更多的是愤恨。
愤怒的万历决定清算张居正。墙倒众人推,在众多文官的努力下,张居正的老底都被扒出来了。以前被他打压的官员直接翻身农奴把歌唱,对他大肆弹劾,捕风捉影,有的没有的罪行全都出来了。
两年后,万历皇帝对张居正进行了抄家,张居正的三个儿子被革职查办,大儿子一时没想开上吊自杀,家里的奴仆不是作鸟兽散,就是自杀身亡。自此,赫赫有名的张氏家族变得臭名昭著,张居正的势力与党羽也彻底在朝中消失殆尽,冯宝也被拿下了,朝中官员来了一次洗牌重组,万历皇帝完成了一次大动筋骨的成人礼。
没有了张居正的辅佐,万历皇帝会怎样整顿朝纲呢?张居正倒台之后,又有谁上台来继任他的位置呢?下一章我们就围绕这这些问题来进行阅读,主要内容是介绍申时行和万历皇帝。
看了《万历十五年》之后,我突然发现做皇帝也不容易,除了少数不务正业的皇帝之外,大多数的皇帝都要刻己躬身,兢兢业业。而且他也算不上真正的一把手,在明朝,掌管整个国家的并不是皇帝一人,而是整个文官集团,连皇帝也要受到他们的制约。
万历小时候读书,坐姿不正,他的讲师当即指责他“作为皇帝要注重仪表”,话说得很重,丝毫不留情,万历自己听了都脸红。此外,皇帝的所有行为都在大臣的监督之中,稍有不当之处,就会有言官上书,这些奏疏言辞犀利,抨击狠辣。
你想想,整天要面对一群颤颤巍巍的迂腐老夫子对你耳提面命,你喜欢哪个妃子,想立哪位皇子为太子,都不能自己做主;清晨太困了懒得上朝也不行,连个双休日都没有。干点什么都要符合皇上的德行,做得不对了马上有人来指责你,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能任人摆布。看来当皇帝也不容易啊。
说完题外话,我们来介绍一下今天的主角,他叫申时行,是张居正首辅之职的继位者。能当上首辅这种大官都是相当厉害的人物,朝野上下连皇上对他都有所忌惮。可是申时行和他的前任张居正、高拱都不太一样,他是一个没什么锋芒的人,大臣们称他为忠厚长者,这看起来是个褒义词,但实际上暗含贬义,就像是谁要是说你是个老好人,你愿意听么?
申时行就是个老好人,谁也不想得罪,上面讨好皇上,下面安抚官员,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
“政务宽大,世称长者,然专乘上意,不能建树。”
其实申时行也很难做,他上下的人都不简单。上有一位消极怠工,整天想着撂挑子的任性皇帝,下有一群言辞犀利,虽整天舞文弄墨但杀伤力堪比虎豹豺狼般的文官。申大学士处于他们中间,天天受夹板气,两边陪笑脸,还“两边不是人”。
不过申时行有自己的想法,在他当上首辅之后,他就明白了要改革这个国家有多难。明朝的政治制度是以道德标准,儒家思想作为精神支柱和办事准则,文官掌管天下,一个政策能否能被实施,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它是不是让大多数官员都同意,都认可,所以你要是想要干点实事太难了,总有人想出来给你提点意见。
只有像张居正那样有想法,态度强硬的人才能力排众议,做出一些改革。可是申时行和张居正不一样,他热衷中庸之道,希望在文官集团与皇帝之间,达成一个平衡,来保持上下的和谐统一,这也就导致了他不敢作为,也就没什么作为。
那么,这个时间的万历皇帝又有什么表现呢?人们一想起万历皇帝,都会想到他 30 年不理朝政的荒唐行径。没错,在张居正死后没几年,万历皇帝就放荡不羁爱自由了,总是找一些头疼脑热的借口不上朝,其实根本就是装病,大臣们看得仔仔细细,生病还能在紫禁城里骑马?头疼还能在宫里纵情欢乐?
这个事情在当时影响特别不好。因为皇帝的行为很大程度上能够巩固臣心,如果皇帝天天兢兢业业主持朝政,臣子们自然干劲十足,如果皇帝整天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管,臣子也就成一盘散沙了。就像一个公司,老板天天不上班,没有主事的人,职员就容易消极怠工一样。
其实,明朝的皇帝有点架空,他的存在带有一种“天命”的神性色彩,必须要有皇帝存在, 这个国家才能顺利的运行下去。可是皇帝的实际权力又不断地被臣子制约,他做什么决定都要听大家的才行。性格强硬的皇帝能自己掌握权力,性格软弱的皇帝可能就会顺从于臣子, 被臣子摆布。
而万历皇帝恰恰处于这两者之间,他既没有强大的力量争夺自己的权利,又没有软弱到可以任人摆布,所以干脆自暴自弃,置之不理了。
申时行看着这样懒惰的皇帝,也觉得痛心疾首,可是他又管不了皇上,周旋于皇帝和文官之间,没少花心思却又落不下一个好,他也觉得身心疲惫。底下的官员攻击他是酒囊饭袋,上面的皇上听了他的劝告就甩脸子。50 多岁的申时行觉得自己已经疲于应付这种局面了。
而且在他坐在首辅这个位置上时,他也看清了一些东西,当朝的弊病就在于,很多礼节朝纲都是虚有其表的形式主义。
比如像早朝、经筵、丁忧这种事情,表面上是为了恪守礼制,其实不过就是做样子,为了延续老祖宗的传统罢了。在实行过程中,明明让臣子和皇帝都苦不堪言,可是却依旧风雨无阻的延续着。
冬天,那些京官天不亮就要赶来上早朝,挨冻受累;皇上一个月要参加三次带有表演性质却没有实际意义的“经筵”,以此来显示自己勤勉好学;而那些为了传统孝道回家丁忧的大臣,
基本上等于断送了政治生涯。
比如吧,像文渊阁这样的单位任命官员时,就会经常用道德的幌子来掩饰实际的利益关系网, 这都是明朝乃至各个朝代的弊病。它们呆板、冗(rǒng)赘、无用、麻烦,制约很多人的自由,可它们依旧存在着,这就是封建社会。
不知道,申时行有没有思考过在遵守传统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打破无意义的传统呢?可是过去的臣子们似乎觉得传统就是应该用来遵守的,而不是用来打破的,哪怕它是不正确的。
后来申时行因为力不从心,就从主动辞官,回家养老了。在他任职期间也不能说没有一点作为,治理黄河水患时他任用贤臣,起到了积极作用;万历皇帝的陵寝明定陵也是他主持修建的。
申时行辞官 23 年后,他八十大寿上,万历皇帝特意派人送礼问候。他给皇上写感谢信时, 特意在信中劝谏皇上不要懒于朝政,当然,万历听不听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到这,申时行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下一章我会给大家讲讲为什么万历皇帝会懒于朝政。
在万历皇帝在位之初的十年,因为有张居正的辅佐,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等到张居正死后,万历亲政之初,也曾经励精图治,有勤勉明君的风范。
可邪门的是,就在万历十五年之后,这位皇帝突然变脸,说啥也不上朝了,各种找理由,不是“偶有微疾”,就是“头晕眼花”,大臣们看到“从此君王不早朝”这种情况,捶胸顿足,痛心疾首,可是却没有什么办法,给皇帝上书谏言,他连看都不看,万历皇帝在用行动证明给大臣们看:你奈我何呀?
关于万历皇帝为啥要消极怠工,学界认为普遍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万历有位妃子叫郑贵妃,两人心心相印,两小无猜。万历非常宠爱她,于是就想立郑贵妃生的儿子朱常洵为皇太子,以后好继承皇位,可是这个朱常洵不是嫡长子,按理说应该由大皇子朱常洛继承皇位。
可是万历不待见朱常洛,于是他与大臣的矛盾就产生了,废长立幼在大臣眼里是绝对不行的, 他们搬出那些祖训、礼制等条条框框坚决抵制皇帝的这个想法。
万历一生气,就不上朝了,立储的事被一拖再拖十几年,可是皇上就是不松口。可见,万历不上朝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报复大臣们不让他废长立幼。
另外一点是,万历皇帝发现当皇上也会身不由己,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暗面,那些表面上的忠臣良将背后也有很多蝇营狗苟的不光彩事儿;那些表面是正义直言,舍命进谏的言官可能只是为了沽名钓誉,名扬天下。
而且明朝社会此时一派颓势,文官贪婪,武将怕死。所谓的“东林七君子”,其实是迂腐误国。试想想,身为堂堂皇帝,九五之尊,看似贵不可言,大权在握,却不能令行禁止,连个
心腹都没有,真真是“孤家寡人”一个,若与天下文官为敌,他又没有这个能力,不如“眼不见心不烦”,得过且过吧。
最后,万历不上朝还有一个原因是对言官制度的一种抵抗。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言论最自由的一个朝代。当时推行言官制度,鼓励大臣们放开了提意见,只要你有想法,尽管说, 不要怕得罪谁。
正因如此,明代言官普遍的作风是,立论唯恐不偏激,言辞生怕不夸张,往往凭借着捕风捉影、小道消息,就耸人听闻,无中生有。关心的根本不是事情真相,而是能不能凭借刻薄的言辞哗众取宠,一举成名。通过骂皇帝、骂重臣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以捞取政治资本。万历皇帝很烦言官们的这种做派,你们既然爱挑事,那我不闻不问算了,让你们变成跳梁小丑,自己玩去吧,我不奉陪了。
就这样,万历以坚决的态度与满朝大臣对抗,双方的僵持达几十年之久。为了不让大臣得逞, 他用了很多招数。
首先,所有高级的职位都空着。宁可让它空着也不派人替补,这就使那些文官不再有迁升到上层的机会;其次,尽管臣僚经常上奏向他提出抗议,他也置之不理。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万历铁了心要和大臣们死磕到底。
历史洪流,不进则退,虽然在万历皇帝消极怠工之后,明朝政事依旧照常运行,泱泱大国依旧在前进,太阳照常升起,百姓照常劳作。可有些东西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明朝的发展偏离了应有的轨道,就像被白蚁蛀空的房屋一样已经樯倾楫摧。
万历怠工的这几十年,导致朝廷没人了,很多官员混到退休也没见过皇帝长什么样,新的官员补不进来,朝廷几乎瘫痪,刑部监狱里的犯人关了好几年不审的多的是,因为刑部没官了, 只剩几个牢头留守。
一些官员老了想退休都找不到皇帝递辞职报告,天天撞皇宫大门要见皇帝,最后只能心一横, 自己批准自己辞职了,也不打报告了,反正没人管。朝廷政务荒废到这种程度,地方上更没人管,市民文化大繁荣,各种市井言情小说,坑蒙拐骗满天飞。
这场皇帝罢工的闹剧持续了三十年,这估计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自由的三十年,但是也是明朝被彻底拖垮的三十年。万历十五年就像一条分割线,它把明朝分截成两段,在万历十五年之前,明朝是在正轨上发展的,在这之后,明朝就走向了下坡路,想一想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明朝,在贪污这个问题上,官员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浅尝辄止,知道见好就收,平时也就搞点擦边球,赚点外快,不做过分的事情,就像《人民的名义》里的高育良;一类贪得无厌, 大包大揽,专横跋扈,明代如严嵩,当代就是祁同伟;还有一类出淤泥而不染,绝不贪污苟且,明代当属海瑞,《人民的名义》里当属陈岩石。
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很巧海瑞死了。海瑞是个古今中外都少见的大清官,原则性简直就是“地表最强”,一生信奉忠孝两全,他在四书五经里学习到的那些辅佐皇帝、服务百姓的教义是他一生做人的信条,极度渴望为国家为百姓做贡献,使命感极强。
在海瑞在担任淳安知县时,总督胡宗宪的儿子途径淳安,作威作福,对驿站的招待百般挑剔, 还戏弄下面的驿站的杂役。海瑞知道之后,立马抓了这位公子,还把他身上所有的钱财都没收了。当海瑞把这件事呈报给胡宗宪时说到,这个胡公子肯定是假冒的,总督大人怎么可能有这种混账儿子,而且总督的儿子也不可能这么有钱呀。这话让胡宗宪又尴尬又羞惭,但又拿海瑞没办法。
这样刚正不阿的海瑞,当然不被大臣们喜欢了,很多官员牟着劲想把海瑞整下去。但他们苦于抓不住海瑞的一丁点把柄,这个海瑞当官当得跟苦行僧似的,既不贪污受贿,又不拉帮结派,整天独树一帜,两袖清风,每天在衙门里吃的饭菜都是自己在后院种的,谁要是给他送礼,就等着被赶出去吧。清廉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天,海瑞自己出去买了几两肉,结果整个县城都沸腾了,都惊诧了,就像是全县城的人看到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一样。
海瑞一生最著名的一个事迹就是谏言骂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在执政后期痴迷道教,天天炼丹, 做梦都想着长生不老,导致朝政荒废。海瑞看不下去了,就给嘉靖皇帝上书,说他自私、愚蠢、多疑,迷信,天天就知道问道修仙,啥正事也不干。
这一奏疏的措辞极其辛辣,简直史无前例,不但指责了皇帝的性格,还指责嘉靖这个皇帝白当了。嘉靖看了奏折之后,气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扔了奏折就对手下太监说:“赶紧抓住这个人,别让他跑了。”而太监竟然回答:“不会的,海瑞把棺材都抬来了,他不会跑的。”
也许这就是舍命陪君子吧,海瑞当然知道自己写这样一封奏疏会引起什么样后果,但是为了劝谏皇上,他可以连命都不要,足以见其铁骨铮铮。人心都是肉长的,就连昏庸无道的嘉靖也被海瑞这种气节震动了,幸好嘉靖还没全部猪油蒙心,他没有惩罚海瑞,只是先把这个奏章按下,当做没看见一样。
不过后来嘉靖又后悔了,他觉得不能这么轻易放过海瑞,就把他抓起来关了十个月,本来刑部要处死海瑞,但是皇帝没让。在监牢里,海瑞突然听闻嘉靖皇帝驾崩的消息,瞬间痛哭流涕,哀悼皇上。
这并不是海瑞作秀,反而正是一种忠臣良将的应有表现。他骂皇帝是因为恨铁不成钢,而不是真的仇恨皇帝,他希望自己能骂醒皇帝,然后跟随着皇帝一起把国家搞得繁荣昌盛。皇帝死了,他发自内心的伤心,因为无论皇帝再坏也是他的君主,他对皇帝是真的忠心耿耿。
嘉靖死后,海瑞的声望被整个帝国所公认。然而人无完人,海瑞极端的廉洁和诚实,却也极端的古怪和乖僻。朝廷对待海瑞的做法是,让他升官却不让他负实际的责任。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阻止海瑞“惹是生非”。
面对这样的安排,海瑞当然不从,他明白自己要想尽忠,就需要一个实际负责的官职。于是他就上奏朝廷表示:让我在这个位置上,还不如不让我干。
上面没办法,就给海瑞安排到南直隶巡抚这个位置上,看起来是个大官,其实很不好干。海瑞新官上任三把火,准备大干一场,可屁股还没坐热呢,八个月后,他就被众多官员弹劾, 被迫退休了。官员们说他志大才疏,光有一腔热情,而没有办事能力。
作为官员,海瑞公正廉洁的精神,无论在历史的哪个阶段,都是可贵的。但是如果想要做改革,想要在文官集团里站稳、扎根,仅有这些精神还远远不够。
海瑞做人太耿直,不懂得变通圆融,他不懂当朝所谓道德和行事原则,是分为阴阳两面的。他也不懂,社会并不是非黑即白。仅凭一己之力就想匡范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是行不通的。其实海瑞是制度下可敬而可怜的产物,他是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渴望服务公众而牺牲自我, 同时他又是个有道德洁癖的理想主义者,想做个圣人,然而他这样的圣人只能被仰慕,却不会有人能按照他为榜样做事。
海瑞死的时候,官至二品,家里剩下的钱却只有白银十余两,连给自己殓葬的钱都不够。他这一生实在可悲可叹,既有成功之处,又有失败之处。他的成功在于穷其一生地上下求索那符合道德标准的政治框架,试图恢复洪武皇帝拟定的制度。虽为人所不容,却终究恪守了自己的原则和信条。
然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海瑞的失败,也败在他不能洞明世事。他带着刚毅、抱负和满腔的热情来到京城,却不知人心不古,制度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用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着一切,却不知道这标准早已失效。
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不仅海瑞死了,还有一个著名人物也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人世,他就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我想大多数读者都听过戚继光这个名字。但在讲戚继光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明朝文武两股势力的区别。
首先,大家要知道,明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自洪武皇帝朱元璋那就定下了这种基调。发展了一百多年之后,文官集团日益庞大,而武官的地位几乎下降到了历史最低,政治局面上出现了一元化形态,文官凌驾于武官之上,处于绝对优势的位置。
武官在朝廷中的地位就像技术工人,有仗你去打,没事儿别吵吵,跟核武器一样,平时只是个摆设,等打仗的时候再用。可核武器还需要保养呢,明朝的军事部队,上到将领,下到士兵,却全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军队系统庞大,却得不到良好的后勤补给,装备武器只零散供应,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士兵拿到的火铳(chòng)枪炮都不能用,拿着这种残次品上战场只有吃亏的份。
另外选拔的士兵也不行,不像今天都训练有素的,明朝政府招兵,跟武林大会选举似的,谁功夫厉害就用谁。可战场又不是江湖,不一定你功夫强就会打仗。这就导致了明朝军事稀里哗啦一塌糊涂,边境几个民族虎视眈眈,动不动就大举侵犯。
东南沿海地区成了倭寇海盗的自家后院了,想来就来。情况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倭寇上岸之后,烧杀抢掠,全程畅通无阻,竟然没人管。当时日本啥也不是,连个统一政权都没有, 内乱频繁,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竟然能来到泱泱大国的土地上肆意侵犯,你说荒谬不荒谬。而且当时明朝拥有的常备军数量高达 200 万,这样还能让倭寇横行,简直就像在今天索马里海盗入侵上海打砸抢还没人能治得了他们一样,太荒唐了。
出现这种状况,文官集团难辞其咎。他们不干实事,整天想着弹劾这个,举报那个。然后还特别自大,瞧不上武将,觉得他们就是一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大老粗。武将们在朝廷上地位低下,既没有话语权,也没办法大展拳脚。长此以往,明朝武备接连废弛,军事组织不断衰退。
幸好后来,出现了一个像战神一样的人物,他就是戚继光,为明朝军事做了力挽狂澜的改变。最开始,戚继光受到张居正的推荐,去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几年,这期间他亲自选拔兵力, 组成了一支强悍的戚家军。
在征兵时,戚继光有自己的一套准则,油头滑脑,眼神机灵的市井子弟不要,姿态轻浮的小白脸不要。专门就要那些皮肤黝黑,看起来呆呆愣愣,不善言辞,朴实能干的农民子弟。
戚继光觉得这些农民士兵的身上没有城市子弟,富家子弟的那种“流里流气”,踏实肯干靠得住,也不拿自己当回事儿,他们充军就是来养家活口的。同样,他们也没有知识分子的那套迂腐思想,他们不惧怕杀戮和死亡,符合一支钢铁军队的建制原则。
建了军队之后,戚继光又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练兵,训练士兵学会了“鸳鸯阵”。这种阵法是戚继光发明的,他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的作战特点。专门创立此阵,用来抗击倭寇。
鸳鸯阵以 12 人为一队,最前面是队长,队长后面的两人一人拿着长牌、一人拿着藤牌,拿长牌的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拿藤牌的还配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目的是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以用腰刀和敌人近战。
再后面的两个人手执狼筅(xiǎn),狼筅是用南方生长的毛竹制成的,外形有点像大扫帚,每支狼筅长 3 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
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两名短兵手,如果长枪手没有刺中敌人,那短兵手就会持着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最后一名是负责伙食的火兵。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能恰好抑制倭寇优势的发挥。就这样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屡战屡胜。
扫平沿海的倭患之后,戚继光被调往北方抗击蒙古部族的内犯,一干就是十几年。在他出任蓟州总兵后,不到三年时间,入侵势力就放弃了骚扰,还发誓再不侵犯,并约束所有的部落不可再向明朝挑衅。
戚继光在北方驻守前后长达 15 年,这等于他前任 10 人任期的总和。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 喜爱操练、阅兵、举行各种典礼和向部下训活。这些活动使他有机会在全军将士面前显示他体格强壮,动作敏捷。他经常巡视各部,一次骑马到长城以外 20 里,周围没有一个侍卫。他还亲自攀登过设在绝壁上的观察所。
不过,虽然戚继光战功硕硕,兢兢业业,却也难逃糟糕的政治斗争。他率领的戚家军属于南方来的军队,到了北方与当地的军队形成了两股势力,彼此格格不入,暗中矛盾重重,强龙压不住地头蛇,戚继光没少被北方的将领穿小鞋。
在万历十五年戚继光去世之前,已经被革职了,革职是因为张居正被清算,他是张居正的得力干将,当然难逃干系,官员们说他手握重兵,还自己组织了专门的军队“戚家军”,简直就是有谋反的意图,所以三年前他就被革职查办了。
戚继光被革职之后,晚景凄凉,没有什么积蓄的他,一贫如洗,连看病吃药的钱都没有,他的妻子也把他抛弃了。英雄末路,最后郁郁而终,一代名将,落此下场,着实让人慨叹惋惜。
前面我们已经看完了万历年间几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政治家,有忠臣,有名将,今天我们来讲讲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李贽。
前面说到的几个人物,都在万历十五年时,命运发生了突变。看起来不起眼的万历十五年, 其实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万历皇帝在万历十五年之后不上朝了,海瑞和戚继光在万历十五年去世了。而李贽呢,他在万历十五年出家了。
李贽 1527 年生于福建泉州,祖上是泉州富商,到他这已经家道中落。李贽 25 岁中举,后来因为家里没钱供着就没再继续深造去考进士,而是在朝廷谋了一个下层差事就业了。他在底层官场打拼几年,一直人微言轻,郁郁不得志。后来遭遇父亲去世,他停职回家丁忧,官复原职后又接连调任,举家搬迁。
在官场的这些年,让李贽开始怀疑人生,他越来越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他想创立独立的思想和人格,离开了独立,他的内心就得不到满足。而这恰恰不是官场能够带给他的。看清这一点之后,李贽选择了辞官。
妻子希望他能够带着自己回泉州老家,可李贽却执意搬到寺庙去住,让妻子自己回去。他这样做是因为,按照当时的习惯,他一旦回到泉州,所需要照顾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家庭了, 还有整个家族。他属于族中有名望的人,又做过知府,族中的所有事情都会找他安排、决定, 他知道自己受不了这种俗世的烦扰,于是决定不回家了,在外面乐得清静。
万历十五年,李贽妻子去世,他彻底与俗世的一切诀别,遁入了空门,之后一直生活在“芝佛院”,这之前他靠思想家的声望收获了一些崇拜者,后来他就靠着这些人的接济生活,连芝佛院的一些开销,也是李贽募捐来的。
其实,李贽的思想主张和当时的社会是背道而驰的,但也不乏一些支持者。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自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批判,主张
“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他痛恨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伪道士、伪君子。
在芝佛院生活期间,李贽专注于写书上,并刊印自己的著作。他的著作内容很广泛,包括儒家经典的阐释、历史资料的观察、文学作品的评论以及伦理哲学的发挥,形式有论文、杂税、
诗歌、书信等等。
1601 年初春发生了一间意外的事,芝佛院被一场人为的大火烧毁,据说纵火者是当地官吏所指使的无赖,纵火原因可能是李贽的一些做法触怒了那些坚持封建礼教思想的人们。
李贽在芝佛院有一些女弟子,经常一起在屋子里探讨佛法。这种超越习俗的行为,在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上层社会里,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侧目与质疑。
但李贽特立独行,对舆论置之不理,并继续鼓励那些女弟子学习佛法。而他坚称,自己对女弟子们绝没有淫邪之心,不过他的行为还是不被当时社会所接受。反对者们举出十几年前他嫖妓和出入寡妇卧室的情节,证明他行止不端,伤风败俗。
而且更加严重的一点是,李贽究竟有没有淫邪之心,可以放在一边不管,关键在于他毫无忌惮的态度。他公然把这些惹是生非的情节著为文字,刊刻流传,这就等于对社会公开挑战, 遭到攻击是必然的。而且,他名声越大,挑战性就越强烈;地方官和绅士也越不能容忍。所以这些人雇佣地痞打手焚烧芝佛院,行为实在十分卑劣。
后来礼科给(jǐ)事中张问达又上奏弹劾李贽邪说惑众,罪大恶极。他写的那些罪状,有的属于事实,有的出于风传,有的有李贽的著作可以作证,有的则纯出于想当然。然后他还夸大其词地说,李贽使人放荡的邪说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万历皇帝看了奏疏之后批示:把李贽捉拿归案,他的著作一律销毁。李贽被抓后,在监狱里到没吃什么苦头,照样能读书写字。审讯完毕后,相关部门建议没有必要判处重刑,只需要押解回乡就行了。
可这事还没处理完,李贽就在牢房自杀了,他向别人要来一把剃刀,说要剃头,却趁人不注意,用剃刀自杀了,没有立即断气,折腾了整整两天才彻底离开人世。
在他奄奄一息时,他身边的人问他为什么要自杀,李贽只是回答了一句:“七十老翁何所求”!一个思想者因为做自己喜欢做的,而不是大家都认可的事情而被关起来,然后自杀身亡,想一想,这其中的确有值得警世而深思的内容。
黄仁宇认为,李贽的不幸,在于他活的时间太长。如果他在万历十五年就离开人世,那么在现代就很少会有人知道他的存在。虽然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但自身却可以省却很多痛苦。李贽生命的最后两天,是在和创伤血污的挣扎中度过的。这也许可以看成是他 15 年余生的一个缩影。他挣扎,奋斗,却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成果。虽然他的《焚书》和《藏书》一印再印, 然而他是想把这些书作为国家的讲章,做人的标准,而这无疑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梦。
到这,《万历十五年》已经全部解读完毕了。历史已经消逝,那些叱咤风云的人也已经化作尘土,可是他们的故事将永远存留于世。无论是张居正的能力,海瑞的正直,还是戚继光的英勇,李贽的信仰,都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好,现在为了检测一下小伙伴们的收获,将会为大家留几道思考题,帮助你们来回顾之前的一些知识。
1.张居正是和哪个人一起联手打败高拱的?那个人的身份是什么?最后的下场又是什么?
2.内阁首辅申时行虽然没有什么大作为,但他也干过几件实事,具体是什么?
3.万历皇帝为什么在万历十五年之后就不上朝了呢?有哪几点原因?
4.戚继光征兵的时候对士兵有哪些要求,他创立的什么阵法打败了倭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