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11|第三篇
婚姻不幸,往往不是两个人的不幸,而是两个家庭的不幸,幸运但又不幸的一点是,它被很多人认识到,而后它又被很多人忽视了。
在离婚争夺战中,最终孩子必然面临一个选择问题,跟爸爸,还是跟妈妈?一旦抚养权确定,享有抚养权的一方就有权要求另一方支出抚养费。
小明爸爸和妈妈婚姻不幸福,无奈离婚,小明跟了妈妈,小明妈妈有权要求小明爸爸支出抚养费。
抚养费是指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这属于法定义务,不可免除。
但抚养费并不是一个随意数字,而是有法定标准,主要三个方面衡量:子女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一般而言,有固定收入,抚养费为其月收入20%到30%比例支付均可。
小明爸爸每月收入10000元人民币,那么小明妈妈2000-3000元都是较为适宜的。
抚养费一般在离婚协议中都会确定,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发生例如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超过原定数额的;原有抚养费标准所依据的客观事实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如直接抚养子女一方身患重大疾病、遭受重大人身伤害、存在重大生活负担增加、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情形,导致其抚养能力丧失或严重下降等情况,那么抚育子女一方有权要求提高抚养费。
后来小明患病,小明妈妈无法承担医疗费,可以向法院主张小明爸爸增加抚养费至4000元。
同样,支付抚养费一方如果发生重大经济变动、丧失劳动能力、患病等情况针对较高的抚养费当然也可以主张降低。但是无论如何,抚养费属于父母的法定义务,无论怎样艰难,原则上都不应不给付。
后小明爸爸被裁员,收入急剧下滑至3500元,小明爸爸有权向法院主张降低抚养费。
若当初父母一方为了获得抚养权,而同意另一方不支付抚养费,那么之后是否可以主张呢?可以,协议是父母之间的事,但是如果该约定侵害了子女权益,该子女有权起诉来保障自己权益。所以放弃抚养权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支付抚养费。
小明有个妹妹,当初为了获得小明妹妹小美抚养权,小明妈妈同意小美爸爸不承担抚养费。小美觉得生活品质严重下降,每天穿着破裙子,小美有权起诉小美爸爸支出抚养费。
抚养费约定后,当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时,因离婚协议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故另一方须通过法院判决来获得强制执行力,而诉讼主体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原告为子女,法定代理人为其监护人。
小明15岁了,小明爸爸不想再支付抚养费了,小明奋起起诉,从原来月付要求年付。
抚养费有其支付期限,父母至子女成年(满18周岁),则不再具有抚养义务,故子女上大学的时候,其实父母并没有支付抚养费法律义务,而仅仅是道德义务。
小明上大学了,小明爸爸终于不再支付抚养费。
小明故事结束
但回归正文,抚养费作为法定义务,作为父母,无论多少始终都是应该出的。而无奈到诉讼,则一切看证据,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没有不幸婚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