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王小波#书信#价值观#特立独行#价值观#爱情
一、见
这两天在看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其中有一封信,是王小波对李银河提的“人为什么活着?”问题的回答。

在这封信中,王小波就展示出了他“特立独行”一面。对于王小波的父母那一代人的生活,常常是稀里糊涂地就过来了。
有的是为别人活,为某个思想活,不惜走上宗教之路;也有人为自己活,时刻为自己谋利,甚至把自己当成物质。还会很多人,完全是随波逐流,任由别人来改造自己,有人要你这样,你就这样,叫你那样,你就那样…
这些在王小波看来,这简直是胡闹。他对李银河说道: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本身,我们本身不傻,也不斤斤计较大衣柜一头沉。干吗要求我们有什么外在的样子,比方说,规规矩矩,和某些人一样,等等。有时候我真想叉着腰骂:滚你的,什么样子!真的,我们的生活是一些给人看的仪式吗?或者叫人安分守己。不知什么叫“分”,假如人活到世上之前“分”都叫人安排好了,不如再死回去的好。
二、感
王小波讲的这一段话,或者说这个观念,我就觉得特别前卫,感觉特别的震撼。话说,作为新时代的男轻人,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些,甚至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一点,更多的情况还真是活给别人看的仪式!
三、思
这里有2个点需要重点说说:
第一,我们就是生活本身,这里指的是他和李银河。意思就是他们在一起,他们的感情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他们俩在一起的幸福高于一切。像什么大衣柜是否一头沉、柜子是否摆端正、婚纱照是否拍的漂亮、走亲戚的时候,另一方是否表现的做够优秀、烧水的时候是否加多了,等等一切外在的东西,都不应该高于他们的爱情,那怕只是一点的影响也不行。
这就是他们生活的价值观,即,他们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第二,生活不是活给别人看的,他用了一个词“安分守己”——就按照社会的审美或标准,去改造他们的爱情,这样才会被认为是真爱。否则,就不算爱情。在王小波看来,这是胡闹。
有些人为了考验对方爱不爱自己,真的会采用一些“约定俗成”套路去检验对方,比如会通过对方愿不愿意为自己花钱来判定,结果总会出现各种难看(因为要解决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的方式不匹配,就相当于你要测一个苹果甜不甜?你却咬了一口橘子)。不是对方不愿意花钱,可能在另一方看来,这是在无理取闹,买一些根本就不重要的东西,甚至会让对放觉得他怎么是这样一个人。(看似一个大家都认为很对的小动作,其实里边包含了消费观、审美以及各自的价值观)
原本顺序:爱情>物质
但是,在这里:爱情=物质
甚至,在有些人的思想里:爱情<物质
不然,怎么会用物质来考研爱情呢?
正确的顺序应是:爱情=生命的意义=生命=时间(注意力)
这里的“爱情”是指王小波与李银河的,在他们俩的书信里,跟本看不到任何物质的成分,不是他们清高,而是他们知道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什么最重要——全身心的投入与对方交流,把最珍贵的时间精力花在对方身上。他们爱还爱不够呢,哪有时间操别的心。
四、行
但是,反过来看看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娱乐和享受至上,甚至爱情只发生在电影或书本里的世界里,我们又应该如何调整自己?
再回到主题,人为什么活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调整自己:
1.不管能不能遇见爱情,都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时常问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然后,选最重要的,把它作为生活中的目标。
2.要敢于打破世俗的城墙,就像那只爱上羊的狼,疯狂一点。或者说,像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3.锻炼成长型心态,就是说在做事的时候,以自己能否获得成长,或者这件事是否做的正确、符合逻辑为标准,而不是看起来是否好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