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011023/5aab06c58e6f3108.jpg)
事件:孩子从学校回来情绪不高,我请他对今天在学校的表现做一个评分:[微笑]、难过、平脸:|(有开心也有难过),孩子选择平脸,那我就让他选择先分享开心的事还是难过的事,孩子选择难过的事。
孩子描述体育课上**同学总是用膝盖来顶他的腿。
孩子的应对姿态:指责
感受:难过、委屈
观点:这个同学很讨厌,不喜欢我
期待:同学很友好对我
渴望:被接纳、被喜欢(来自孩子的)
我的引导
这确实是一件让人不舒服、烦恼的事,我如果被同学这样对待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一致性,我问孩子你告诉**同学你不喜欢他这样的吗?
孩子说:“说了,他不听。”
我说:“那你还有其他可以用的办法吗?因为凡事必有三种以上解决方案。(信念)
孩子想了想,说:“离开他;还可以告诉老师。”
我立刻赞赏孩子解决问题能力
继续问:“你觉得*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引导孩子说出他的观点
他说:“不喜欢我!对不喜欢的人做这样的动作”
我说:“嗯!那我给讲个故事,几个小兔子在一起玩,另一个小兔子跑来想跟他们一起玩,但他不会表达,所以他就对每个兔子踢了一角,然后他就加入了他们。”
孩子听了很兴奋:“对对,小动物不会说话。”
我在讲个故事:“有个小兔子,他有一个双胞胎妹妹,他从小就和妹妹竞争,想得到妈妈更多的爱,所以他到哪里都跟其他兔子争抢。”
孩子听了说:“嗯嗯,*同学是有一个双胞胎妹妹。”
我问:“他在班上是对别的同学如何?”
孩子说:“也对很多同学不友好。嗯,我知道了,妈妈”
我说:“妈妈爱你!”
“那你现在的决定呢?”
孩子说:“我会告诉他不要这样做,也会和他一起玩。”
“嗯,他也许还会那样做,那是他的选择。”
“是的”孩子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