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偏见!有些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经常发生--读《思考快与慢》之四

偏见!有些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经常发生--读《思考快与慢》之四

作者: 易小加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21:25 被阅读22次
    思考快与慢.JPG

    你过得还好么?

    要想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个人层面,身体健康与否,工资收入有没有让自己满意等;亲密关系方面,你和爱人、孩子、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们的关系如何,是否经常会面等;社会关系方面,你职位升迁是否如愿,同事关系是否和谐,能否能够受到别人尊重等。

    所以要想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理论上是要全速调动你的脑细胞,并进行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之后才能够给出答案的!但人们总能在一瞬间就回答出来:“棒极了”,“糟透了”,或者是“也就那样吧”之类的。

    秘密在哪里?原来我们大脑中有避繁就简的运作机制。如果碰到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那么就会用另外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来代替它。

    所以当你遇到“你过得还好么?”之类的问题,我们就考虑倒的只是最近几天的心情如何。昨天刚约过会肯定会让你对自己的评价更高一些,即使是前天你还在为自己的房租而犯愁;而如果是刚刚吵过架,那么就会觉得过得有点沮丧,就算是上个月刚涨了工资!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书中,把类似“你过得好么”这类复杂的问题叫做目标性问题,而将用以替代回答的如“我现在的心情如何”之类的问题称之为启发性问题。目标性问题很难回单,但启发性问题就可以脱口给出答案。

    当估算某件事情发生的频率时,人们就会首先从大脑中去搜寻这种记忆,如果搜寻的过程既轻松又顺畅,那么事情发生的概率就会被认为很大,否则就很小。

    这种通过“记忆呈现在脑海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就称之为“可得性启发法”。而因此所形成的的偏见则称之为“可得性偏见”。

    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看你是否理解了大脑这种运作的机制。

    实验1:回忆一下你曾经做过的3件很果断的事情,然后判断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果断的人。
    实验2:回忆一下你曾经做过的12件很果断的事情,然后判断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果断的人。
    猜一下哪个实验中的人会觉得自己更果断?

    根据上述讲到的“可得性启发”原理,回忆3件事情相对而言更容易些,而要回想起能够证明自己果断的12件事情,那就要绞尽脑汁了!所以通常实验1中的人会觉得更果断一些。

    是不是和我们之前认识到的不太一样,实验2中证明自己果断的例子更多了,但最终却取得了相反的效果。有时候小情侣在吵架和好时,会让对方列举出自己优点,不过还是不要列的太多为好,因为对方在努力找出你优点的时候,说不定会突然觉得你的优点其实也没有那么优秀。

    外出旅行飞机安全还是汽车安全?标准答案很确定,飞机是最快速和安全的交通方式之一。但如果你在出行之前在新闻上看到了空难发生的消息,这通常会短暂的改变你对飞行安全的看法,甚至会临时改变你的出行方式。

    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那么这种印象将会更加强烈。如果小区里有人家厨房着火,事后小区的其他住户便会检查自己家的厨房和煤气管道,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显得特别小心翼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是媒体报道还是身边发生的这种,对灾难的记忆就会越来越模糊,戒备心理也会渐渐解除,最终又回到当初的样子。

    所以每当有大事件发生时,则总会提高你印象中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而能够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者是自己常做的事情,也会更容易被自己的思维所关注。

    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问一对夫妻,用百分比来表示,他们各自对家务活动做出了多少的贡献?结果即使是相敬如宾的模范夫妻,答案中两个人的百分比相加,都会超过100%。所以肯定是有人或者是双方都高估了自己在家务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

    这个结果很正常,因为每个人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大脑中浮现出来的总是自己昨天扫过的地,或者是今天早上刚刚刷过的碗。当类似的记忆非常顺畅地被搜索到的时候,就会放大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值,觉得自己付出的更多,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记住这么一点,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甚至做出了很多自己分内之外事情的时候,你团队的其他成员也可能会有类似的感觉。有时候你的努力别人未必能够看得到,你也未必能够把别人的努力看得清晰。

    可得性偏见还有可能把一些小的事件演化成公共的危机,其可能开始于某个不起眼的报道,但经过层叠效应不断叠加后,就有可能引起公众的恐慌甚至引发政府的行为。

    美国每次枪杀案发生后,都会掀起一阵禁枪的呼声。尽管枪杀案现场很血腥也很震撼人心,不过其和传染疾病交通事故之类的意外因素比起来,频率还是小很多,但这种呼声通常会在案件发生后就会很强烈,甚至会产生游行示威之类的活动。

    所以偏见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于群体,都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些经常在我们眼前晃动的新闻和报道,或许正是因为其发生的频率低才有发表的价值,而不是真的就有报道中说的那么严重。

    当然具体的事情还是要具体的判断。无论如何,懂得“可得性偏见”的一些原理,做出更理性地判断,才是更好的!

    个人学习的观点总难免片面和有所偏颇,也希望在阅读学习中能够和大家互动,指出不足,共同进步!
    思考快与慢第1天:如何去思考,从认识两个系统开始--读《思考快与慢》之一
    思考快与慢第2天:联想的神奇力量--读《思考快与慢》之二
    思考快与慢第3天: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锚定效应,别被“锚”住--读《思考快与慢》之三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营 打卡第74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偏见!有些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经常发生--读《思考快与慢》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es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