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0年,一位年轻的哈佛教授上了一门公开课,火遍了全球。
教授名为泰勒·本·沙哈尔,这门课叫《幸福课》。
上世纪中叶,马丁·塞林格曼不满于心理学注重研究症状、解决问题的传统,转而探索另一个问题:在同样的环境之下,为什么有人却获得了成功与快乐?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
一个好问题,带出的是一门全新的心理学分支:积极心理学。2000年,塞林格曼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
近20年过去了,我们幸福了吗?
也许,我们缺少一本好的指南。
《重塑自我:如何成为一个很幸福的人》延续着积极心理学的传统,似乎力求将学术落实为一本大众指南。
这本书的作者尼尔·帕斯理查,哈佛大学MBA,因博客“生活中最美妙的1000个时刻”出名,著有百万畅销书《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费的》系列,连续120周位列国际畅销榜第1位。
尼尔研究了300多项积极心理学研究,以其20多年的幸福创造实践为基础,写出了这本《重塑自我》。
02
尼尔采用的,是畅销书的写作方法——
剔除了枯燥严谨的实验及理论推导,取而代之的是生动的例子、自身体验和他人故事。坏处是对于“探究型读者”,本书太不解渴;好处是对于一般读者,可读性更强,也更有趣。
更详细的讲,读之有一种公号文的感觉,故事和道理的结合,一气呵成。但也不意味着他是肤浅的,对积极心理学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可以处处看到这门学科的成果。
比如他说到:
我们是否幸福,有90%都跟世界上发生的一起无关,而是基于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这么有鸡汤味?
是的,这背后的确有研究的支持。《幸福课》是怎么提这件事的呢?
决定幸福的三大因素是:幸福设定点,生活境况和目的性活动。其中生活境况仅占10%。
我们也看出了畅销书的弊端。在这里,尼尔用春秋笔法混了一下。因为,细分这三大因素的比例分别是:幸福设定点(50%),生活境况(10%),目的性活动(40%)。
对幸福感产生一半效果的幸福设定点98%是由基因决定的,天生的。
尽管如此,尼尔的结论仍然遵循了积极心理学研究。有七个妙招让人获得长久的幸福:散步,写日志,做点好事,放空,达到心流,冥想,感恩。
瞧,都是目的性活动。
03
放到国内环境,这是一本并不讨巧的书。
这个生态体系里,有四种生物占大多数:赚钱的人,晒娃的人,养生的人和抱怨的人。
除了抱怨的人(他们没救了),其他三种人都在用错误的方式追求着幸福。
赚钱的以为,当我赚足了钱我就幸福了;晒娃的认为,当我把娃培养成才我就幸福了;养生的认为,身体无恙吃嘛嘛香就幸福了。
他们离幸福有一个方向的距离。
并不是目标达成,从而得到幸福;而是因为幸福,才让目标达成。
幸福感强的人,赚到更多钱的几率越高;幸福感强的人,孩子成才的概率更高;幸福感强的人,长寿的可能性更大。
但我们不信,或者信,却不会去实践那些简单的行动。有多少人会每天冥想和感恩,会投身公益和全身心投入一件工作之中?
我们太焦虑,我们一年有100本书要读,我们不断思维升级,认知革命,而这一切的终点会在哪里?对不起,太忙了,没空思考这个问题。
04
就我个人而言,这也算不上一本好书。
一方面是因为,我相信生活的悖论。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说:一个人越是拼命追求它,越是得不到它。金钱、美人或者幸福,无不是如此。
另一方面,只有积极的人生不可能完整。佛陀说,人生即苦。我们否定消极的部分,它就消失了吗?从来不会。消极与积极如同量子纠缠,始终存在看不见的关联。当我们说,我要那个的时候,也意味着,我们不要这个。
我更想做的,是这个和那个都一起接纳下来。悲剧是深刻的,我愿有能领悟悲剧的心灵。
我也会做书中建议的那些事,但不是为了追求幸福,是为了追求成长,不用力的那种追求。
幸福会离我有多远的距离?
嗯,这个问题我已经不在意了。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重塑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