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主义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主义

作者: 不羁的D一族 | 来源:发表于2019-12-12 13:44 被阅读0次

        有一次刷微博,看到关注的博主更了一条微博:“你觉得人活在世上是为了什么?”底下评论很热闹,当时没想太多,也评论了一条:“寻找幸福”。发完之后我被自己的答案吓到了,我下意识地打出“幸福”这两个字,但幸福具体是什么,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的确想拥有。

        在人类思想史上,幸福是古希腊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哲学家们对幸福提出了许多独树一帜的看法,亚里士多德对幸福做出了经典的阐述:“正如服安眠药的目的是睡觉,睡觉的目的是健康,健康的目的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幸福。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幸福以自身为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一切目的之目的。”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主义。就是说,幸福是人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活着的动力,人本能地追求幸福。那什么是幸福呢?亚里士多德也曾提出如下疑问:“究竟什么是幸福,人们对此的看法却不一致,而且一般民众和有智慧的人的意见迥然不同。一般大众所理解的幸福是某种抓得着、看得见的东西,例如快乐、财富或荣誉。但究竟是哪一个,这个人说是这个,那个人说是那个,甚至同一个人有时说它是这个,有时说它是那个。生病时,说健康就是幸福;贫穷时,说财富就是幸福。而在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知之后,又羡慕那些高谈阔论、说出一些超出他们理解力的东西的人。”关于幸福,希罗多德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吕底亚人的国王克洛伊索斯征服了许多地方,拥有大量财富。当雅典人梭伦去拜访他时,他让梭伦住在宫殿里,让仆人带着梭伦去参观他所拥有的一切华美贵重的东西,然后对梭伦说:“我很想向您请教一下,到目前为止在您所遇到的所有的人中间,怎样的人是最幸福的?”显然,克洛伊索斯希望梭伦说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梭伦并没有这么做。他先说雅典的泰洛斯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拥有繁荣的城邦和出色的孩子,他一生享尽了安乐却又死在战场上,雅典人给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克洛伊索斯勉强地听完了梭伦的话,又追问他,除了泰洛斯,世界上还有谁是最幸福的?梭伦这次提到的是阿尔哥斯人克列欧毕斯和比顿兄弟,因为他们不但拥有充裕的财富,而且天生具有强健的体力。有一次,阿尔哥斯人在神殿为希拉女神举行盛大祭典,兄弟俩的母亲要乘牛车赶到那里去,但牛还在田里,为了赶上祭典,兄弟俩竟然把牛轭套到自己身上,飞奔着把母亲送到神殿那里。尽管他俩倒地而亡,但阿尔哥斯人给了他们最高的荣誉。听到这里,克洛伊索斯发火了:“雅典的客人啊,为什么你把我的幸福这样不放在眼里,竟认为它还不如一个普通人?”梭伦回答:“只有在我听到你幸福地结束了你的一生的时候,才能够给你回答。毫无疑问,纵然是富豪,除非是他很幸福地把他的全部巨大财富一直享受到他临终的时候,他是不能说比仅能维持当日生活的普通人更幸福的……不管在什么事情上面,我们都必须好好地注意一下它的结尾。因为神往往不过是叫许多人看到幸福的一个影子,随后便把他们推上了毁灭的道路。”

        后来,波斯人的统帅居鲁士征服了吕底亚,当克洛伊索斯即将在火堆上被烧死时,他才意识到梭伦的话是对的,“即活着的人没有一个是幸福的”。尽管克洛伊索斯认定梭伦关于幸福的见解是深刻的,但我们却没有理由去盲从梭伦的观点,因为按照他的观点,只要一个人还活着,他就不可能是幸福的。只有人死之后才能说他是否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观点是荒谬的,他本人把幸福理解为最高的善,认为道德是幸福的本质和目的,快乐是幸福的外在条件:“善人为他的朋友和国家尽其所能,在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他抛弃财富、名誉和人们普遍争夺的利益,保持着自身的高尚。他宁可要短暂的强烈的快乐 也不要长期的平和的快乐,宁可高尚地生活一年 也不愿庸庸碌碌生活多年。”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没有道德的快乐和没有快乐的道德都不是幸福,但这无法解释社会上存在的有德者无福和有福者无德的道德困境,因此道德与幸福之间也许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到底什么是幸福呢?

        我想到了范伟的经典台词:“幸福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这话很真实,幸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林语堂的幸福无非是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跟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仓雁彬说:“幸福是恶梦醒来时,发现……原来一切都还好。”杨燕子认为:“幸福是拥抱着我的儿子,是和朋友开怀大笑,是体会到心灵、大脑和精神世界的统一。”《银河铁道之夜》里说到:“我不知道何为幸福,我只知道,不管在任何艰辛的环境中,只要坚持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行,那么不管我们此刻面临着得意还是失意,我们都是在一步步接近幸福吧。”

        或许,幸福没有定义,千人千解。幸福并不在远处,无须我们处心积虑地加以追求,也无须我们到大街上去拷问行人:“你觉得幸福吗?”幸福恰恰隐藏在人们对自身的幸福感的相对性的领悟中,幸福可以是对比中产生的短暂优越感,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幸福,未知的抽象的也可以是幸福。

        突然想到余华的《活着》,也许主人公徐富贵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是因为对幸福还有期待,当母亲去世,他还有妻子和儿女,当妻子和儿女离开,他还有外孙,外孙死了,他还有牛,虽然他对幸福的要求一低再低,但没想过放弃,尝遍人间的苦难仍然顽强地活着,就是因为还有幸福的可能。毕竟,在漫长的一生中,幸福是终点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ft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