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数最近几天时间最为引人注目的二次元事态,那“阿里巴巴入股B站”就一定是不可绕过的一件事情了---
从上年年底开始传出入股的绯闻,到来将近半年后的2月14日情人节终于官宣出“缔结姻亲”的结果,无疑也让一众动漫迷们兴奋不已呢。想来这次B站受到互联网巨头的青睐,也代表着二次元文化正在逐步从亚文化转变成能为大众所接受的媒介而存在,绝对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不过如果你们认为阿里巴巴从此就能够与腾讯一争B站控制权,以及二次元产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路坦途可能性的话,那就未免太过理想主义了。
一来,就在阿里谋划入股B站的这半年时间当中,腾讯也在讨好B站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互通了影视作品的版权库,也再度加码了投资的数额。如今的腾讯已经获得了超过12%的股份控制权了,算是除了创始人之外,持股最多的组织吧---阿里和腾讯的这场大文娱战争或许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呢。
另外,就在阿里宣布投资B站后不久,国家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也撰文通告了“关于将弹幕纳入‘先审后发’范围”的文章,在部分网友的眼中也算是给肆意生长的二次元产业当头一棒吧。
顿时间,互联网上也遍布着哀嚎和吐槽的声响。

那究竟这件事情是否如同网友们的言论那般,算是对二次元文化的一次重创呢?亦或者这是一次助推式的帮扶?在下面内容,隔夜君就给大伙解读解读,好让你们能够清楚其中的利害所在---

从上方截图可以看到,相关部门是有看到并承认了“弹幕”在影视作品观赏过程中的增益功效的---不再是小众事物,而是成为网络时代独特的文化现象,记录着时代变迁。
事实也确实如此,就在过去几年时间,“弹幕”已经从亚文化平台的脑洞配置,逐步成为了主流影视创作的标配,甚至在新兴的短视频平台之上我们也能够看到对这一模式的衍生使用,算是成为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了。
至于为何会对弹幕玩法进行纳入监管范畴的行动,人民日报给出的理由就在于“逐渐失范”这四个大字之上。

对于时常活跃在B站的网友来说,相信在过去几年时间,也已然没少遭遇到“弹幕内容”所带来的滋扰---刷屏式的遮挡画面,一言不合就开骂的场景,乃至极度惹人憎恶的“剧透”弹幕也都能够在荧幕上观看得到。
正正囿于这系列问题的出现,从而也就导致了弹幕文化逐步走向了“需要被监管”的维度之上。当然,这个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的,各大平台在过去几年时间中也为“弹幕问题”使出了浑身解数,比方说屏蔽关键词以及封禁敏感词,设立用户举报机制,以及招聘了人数海量的团队进行人工审核等等,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营造出了良好的观影环境,维持了互联网的道德秩序。
不过“自发性”的审核行为始终会缺少些许积极性的,而这丁点态度的或缺,便会给予漏网之鱼野蛮生长的机会,也就带来了“一颗老鼠屎毁掉一锅粥”的可能性。用一句话来概括:最终使得这个问题上升到法律法规,那也是因为网友们的品行恶劣所导致的。
于是相关部门出手了,弹幕也终于被监控起来了!

或许有部分网友会搬出“吹毛求疵”,“无尽放大了祸害影响力”,“一棍子打死”等等词汇短句来吐槽此次法规修订的行为。
但事实上,对于网友们的这系列质疑,人民日报也早在该篇通告文章当中给出了足够“自圆其说”的回应---

从上方截图我们可以看到,相关部门已经了解到了各方平台在“自审”方面可能存在的短板之处。其一为组建大规模人工审核团队将会花费不少的金钱。其二为每天产生的海量弹幕数量压根就不可能为人工团队处理殆尽,漏网是必定存在的事情。
于是乎,该篇文章便借用“建立弹幕先审后播的法规规范,用以刺激平台往技术探索维度推进”的法门,成功为这次遭到网友们嗤之以鼻的制度规定寻找到了最为亮眼的“正当性”。
坦白说,在隔夜君看来,如此般的引导操作或许真能够制造出不少的商业机会呢。要是哪一家公司能够研制出一台,运算性能够足以支撑“每秒数百万弹幕审核”的人工智能系统,想来这一定会成为足以媲美BATTMD等等巨头互联网企业而存在的创业明星呢。

其中的理由如下:
其一为能够节省海量的人工招聘和管理成本,成为机器化工具后,这件产品的边际成本就会变得十分低廉,如果制作成本也能够得到压缩的话,那就一定不愁买家的竞购呢。
其二,如此般瞬时且高精度审核的机器产品,其能够适配的使用场景绝非仅限于弹幕的审核呢。与其相类似的“海外网络防火墙”也将会成为最佳的使用场景,共同保证国人接受讯息的安全性和健康度。
这一美好愿景,或许就会在这次对于弹幕内容先审后播法令的颁布下,踏出至为关键的第一步。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这款强大的AI机器人的诞生吧,也好好期待一下我们即将迎来的和谐图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