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意义,在于提醒爱与被爱。 仪式感的目的,让我们好好热爱生活。 并且告知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当下。
女儿小的时候,会引导她向圣诞老公公许下愿望,然后认真的挑选她的“愿望”,仔细的包装,小心谨慎的藏起来,在平安夜趁她熟睡后悄悄的放到她的枕边。
圣诞节的早上,看她起床后的惊喜,看她拆开礼物后的眉开眼笑,还要绞尽脑汁的回答她关于圣诞老公公的各种问题,和她一起感受圣诞带来快乐。这个单纯的小姑娘八九岁的时候,还相信每年的圣诞礼物都是圣诞老公公给她送来的。
前段时间带女儿去拍照片,女儿选了组圣诞主题的。正值青春年华花骨朵般的小姑娘,简单装造后,美的让我这个当娘的都羡慕。
拍完照和女儿一起去老街逛了逛,圣诞氛围十足,有布置的圣诞场景,还有人造雪花,又用手机给女儿拍了照片,现在回想起那天都感觉都特别的美好。
喜欢给家人们准备有仪式感的早餐,原本打算今天的早餐也是圣诞主题。因为周末父母过来,带母亲去烫发,又带女儿去逛街买衣服,回来吃完晚饭特别晚,实在累的精疲力尽没精力准备,还觉得遗憾。 仪式感,在我看来是追随自己内心的旋律,在热爱中给琐碎的生活增添一点儿诗意,是爱自己爱生活具体表现。
近几年的防止国外文化入侵,刻意回避圣诞等西方节日愈演愈烈。其实我们只要做强自己的文化,把节日、节气等仪式感做足,就自然会生出民族归属感,产生反向文化输出。其实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过洋节不过是为了蹭个氛围感,并不是宗教、价值观改变了,也和崇洋媚外扯不上关系。
我重视且过24节气,也会认真对待每一个中国节日,但我从不认为不过的人是不爱国。可能大家只是工作、生活节奏太快了,顾不上而已。所以,帽子轻轻扣,是礼貌,也是大国文化包容的姿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