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又喝了一场酒。朋友A请的。
朋友A跟我一通抱怨,说他现在怎么怎么不成功,看到身边的同学都怎么怎么有车有房,怎么怎么职位高、工资好。
反观自己这些年也没有少跑,一点也没有比别人轻松,可就是干到最后,钱没有,职位也没落着,一个快三十的人了,还是在干一些打杂的事情,丝毫找不到工作的乐趣和生活的意义。感觉最近很迷茫。
image在我看来,朋友A应该来讲刚开始还是很不错的,好大学、好专业。在最开始包分配工作的时候,我们都还是挺羡慕他的。
后来工作当中一直都很努力,很有冲劲,什么活都干在最前面,于是在公司内部这里借调一圈,那里学习一圈,但总是眼看着要转正,然后突然杀出匹黑马,或者公司政策有了调整,屡屡错过。
朋友A说,他每到一个新地方,每做一项新工作,因为要熟悉新情况,总是干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跑前忙后的,虽然说也小有进步,但从他的唉声叹气里,能感到他莫大的不满足。
我问他,那你为什么要换那么多岗位呢?
他说,总是感觉那个岗位会更好一些,一开始还想着可以锻炼自己,锻炼着锻炼着,才发现自己年龄已经没有优势了……
02
我也听一个部队的朋友B说过一个事情,他的战友C在零几年的时候,也是分配工作,成绩一直在前面排着,但是最后却被分到了一个大家最不愿意去的地方。
听他说,当时C走的时候很决然,军校的同学是哭着把他送走的。
imageC听说在那里干得也不开心,但也就在那片荒漠之中坚守着,做着最普通的事,干着最普通的活。听说也是卯着一根筋,几年的时间在比较高级别的多项比武中,拿过大大小小很多奖项。
前两年,在一位领导升任时,专门把他带走当了秘书。
朋友B在谈起这件事的时候很为战友C高兴,但在高兴之中也看得出有些失落。
我曾经问过朋友B,如果最后知道是C那样的结果,你会不会去那个地方。
朋友B说,估计会。
我又问他,如果再给你选一回呢?
朋友B说,放在那样一个背景下,我不会。
03
我们常常说,别人的人生总是过得很精彩,我们的生活总是过得很平淡。这种说法,就像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自己优秀一样。
在讲别人的时候,什么经历都有,但是轮到自己,总是感觉很无味。
image朋友B有时候自我调侃,当初在分配的时候,比较有背景的都去了大城市,那些没有背景的都分得比较差,但似乎他们过得都比自己好。
那些去了大城市的,跟社会接触比较密集,与社会脱节不大。那些比较苦的单位,这几年都还比较重视人才建设、盘活队伍。
倒是朋友B,在这不大不小的地方,过着不好不坏的生活,处着不多不少的朋****友,似乎很安逸。
朋友B说,现在斗志磨得差不多,也该离开部队了,但是自己说得出口的经历又有什么?
就算跟地方上说起自己的单位,人家可能感觉还不错,但只有自己知道有多么辛苦。好和不好,两边都没有沾上。
朋友B说,他最怕的,就会将来儿子、孙子也会这么看自己的这十年。
04
我跟朋友A和朋友B都曾说过,你可能不是活的不精彩,只是活得不够纯粹。
我们可能在很多选择面前总是试图做最好的选择,而这个选择的出发点似乎并不是一种规划,而是短期的一种判断。
我们总是信奉每次都做最优选择,最后迭代起来的也一定是最优的,但事实并不总是这样。
image在要达到一个更加长远的目标之前,有些苦、有些累、有些罪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
而我们做短期的选择,总是把这些因素避开,怎么样做的选择能够让自己更加舒服,怎么样的路径能够让自己更快成功,怎么样的判断能够让自己超过别人。
于是,我们都败给了选择。
而这种选择恰恰又是最可怕的一种选择,因为他让你感觉是成功的、是幸运的,但在长远来看,可能都是最差的一招。
就像我的朋友A,有了机会总是不推辞,但总是在每项工作的外围打转,提高不了竞争力。
也像我的朋友B,在最差选择里面选最好的,但标准是让自己更舒服,或者说他的标准就是不去大家都不愿去的地方,自然而然也就会是最终这样的结果。
05
我觉得有三件事可能比努力本身更重要。
image第一个就是目标。我们很多人对于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清楚,对于自己要干什么样的事也不知道,总是在“干干再说”“干干再看”的过程中,可能就迷失了自我,根本不晓得要去干什么样的大事。
身边也有很多人,他们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空余时间报了很多班,看了很多课程,总是在忙碌中麻痹自己,自我感动,但究竟能够为目标做多大贡献,他们并不清楚。
第二个就是规划。我们在目标确定后,通常都要设定一个路径,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要去规划每步的走法。
就像《甄嬛传》里,每一步的晋级都要规划好,静静等待的只是一个时机,或者是一个触发事件,即便走错了、出现了偏差,也要努力寻找劣势中隐藏的优势,化被动与主动,使其尽快回归正途。
第三个就是坚持。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1万小时理论,也见过这条曲线。
image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在定好目标之后,把精力全部投入进去。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可能每一项工作都只是停留在“缓慢起步期”,始终到不了高原期。
就像我的朋友A,他做了很多尝试,但一旦有更好的选择,就立即扑了上去,最后都不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
对于每一次更换了的工作,他都只是在缓慢起步期就停止不前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看到的精彩,大多数人也能看到,又有什么故事可讲?
image06
我把我的观点给朋友讲了,他们也挺认同的。回想这么多年的经历,好像就是这个样子,在不同的变换中,迷失了自我、麻痹了自我,忘了最初要干嘛,也在不停的目标置换中盯错了方向。
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很后悔当初怎么会做那样的选择。
但哪有什么后悔呢?
过去的一切成就了现在的你,而现在的你也将成就将来的你。
与其纠结过去,不如走好现在。
别让未来的你,****憎恨现在正在对过去纠结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