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选择痛苦还是舒适?

选择痛苦还是舒适?

作者: 书虫VS玩家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23:52 被阅读0次

吴伯凡老师在“认知方法论”课程中提到认知意味着痛苦,而不能选择舒适。在课程中,提到了一个“舒适的逻辑”,如果舒适是不被打扰,无需努力,不予环境冲突,不付出任何努力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好是用一个类似于子宫的坛子把自己装起来,不和这个世界打交道。那么就会陷入到持续的将就和苟且中。

就如同你住在一个胶囊式的公寓里,你的生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你可以无视这种挑战,但也是在不断进入不舒适的过程。那怎么办,进一步的苟且。这就会导致两个问题:1、你的生存优势会明显降低,会越来越处于一种寄生的状态;或者你可能连寄生的可能性和空间都没有了。2、快乐有高低之分。如果侥幸获得了一种生存资源,如遗产,让你衣食无忧,这是一种消极的快乐,你永远体会不到不断在痛苦当中赎回快乐,让自己快乐放大的感受。比如跑步,不跑步的人是无法体会那种快乐感的。

这让我想到自己在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描述的场景,那也是我在进行过一场马拉松式的骑行路程后,回过头来看他书中的文章,才产生出的强有力的共鸣和重温当时挑战自我的快乐和乐趣。

而如果你选择“通过痛苦而获得快乐”这样一种获得快乐的途径的话,至少有两个好处:1.生存优势在增加。2、快乐的品质远高于苟且滞留在舒适区的那些人体会到的所谓的“快乐”。而且这样获得的快乐将会是一种良性循环。

这周为了准备一个6分钟的自我介绍的英文演讲,我花了4天每天大概5-6个小时的时间在写稿和改稿;甚至冥思苦想到深夜12点多,最终艰难的完成的演讲稿,可惜最终演示的练习时间只有2-3个小时。所以正式演讲时,还是没能很好的发挥。可这次的尝试却给了我一种“痛快”的感觉。

演讲一直以来是自己的一个弱项,从学生时代的时候我企图去突破过,可没能成功,所以再也没有去尝试,也认为自己可能没办法进行公众演讲。而这次为了一个演讲再次投入,再次跳出舒适区,这是一个痛苦挣扎的过程,可这个过程结束后,我找到了久违了的现场的感受的经验。虽然最终的表现不理想,可我却第一次完整的写好了一篇关于我自己故事的英文稿子,这种喜悦感远远超出了我持续不去接受任何演讲的尝试的舒适感。

这周的经历,让我重新开始认知了痛苦和舒适的关系,与其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一直苟且的活着,不如跳出舒适区,经历成长的痛苦,形成良性的快乐循环。

相关文章

  • 选择痛苦还是舒适?

    一 吴伯凡老师在“认知方法论”课程中提到认知意味着痛苦,而不能选择舒适。在课程中,提到了一个“舒适的逻辑”,如果舒...

  • 《1984》选择舒适还是真相?

    重重监视下的人们,被统治者洗脑,老大哥说: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人民和他一起高歌~我...

  • 突破自我

    真正的选择有痛苦,因为会发生变化,因为会离开舒适区,这个认知让我们反省自我的选择,本能一定选择舒适区,我们有时候得...

  • 舒适区【安全,舒适) 真实的世界(痛苦是常态,拥抱痛苦)

  • 过往的从头开始

    在安全区域里,舒适没有额外的压力。没有经历过感受不到切肤的痛苦。无论呆在原地,还是选择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只...

  • 是痛苦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痛苦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我在大学时就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已经过了好多年...

  • 感悟-—达里奥《原则》

    每当你遇到痛苦的东西时,你正处于生活中一个潜在的重要节点:你可以选择健康并痛苦的事实,也可以选择不健康但令人舒适的...

  • 9.26

    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很重要。根据需要选择呆在舒适区,还是走出舒适区,根据我们的需要来决定。

  • 事业力三复盘

    一、人生是不断不断让让你痛苦的事情变得不痛苦,只有经历过很多很多痛苦,不断不断去重塑,才有更多选择权。不断跳出舒适...

  • 选择痛苦?还是屈辱?----170天;

    自发的进步叫改变,被迫的重塑叫改造。 改变是'痛苦'的,改造是【屈辱】的。 都不好受,好受的仅有上天tang! 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痛苦还是舒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jm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