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选择痛苦还是舒适?

选择痛苦还是舒适?

作者: 书虫VS玩家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23:52 被阅读0次

    吴伯凡老师在“认知方法论”课程中提到认知意味着痛苦,而不能选择舒适。在课程中,提到了一个“舒适的逻辑”,如果舒适是不被打扰,无需努力,不予环境冲突,不付出任何努力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好是用一个类似于子宫的坛子把自己装起来,不和这个世界打交道。那么就会陷入到持续的将就和苟且中。

    就如同你住在一个胶囊式的公寓里,你的生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你可以无视这种挑战,但也是在不断进入不舒适的过程。那怎么办,进一步的苟且。这就会导致两个问题:1、你的生存优势会明显降低,会越来越处于一种寄生的状态;或者你可能连寄生的可能性和空间都没有了。2、快乐有高低之分。如果侥幸获得了一种生存资源,如遗产,让你衣食无忧,这是一种消极的快乐,你永远体会不到不断在痛苦当中赎回快乐,让自己快乐放大的感受。比如跑步,不跑步的人是无法体会那种快乐感的。

    这让我想到自己在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描述的场景,那也是我在进行过一场马拉松式的骑行路程后,回过头来看他书中的文章,才产生出的强有力的共鸣和重温当时挑战自我的快乐和乐趣。

    而如果你选择“通过痛苦而获得快乐”这样一种获得快乐的途径的话,至少有两个好处:1.生存优势在增加。2、快乐的品质远高于苟且滞留在舒适区的那些人体会到的所谓的“快乐”。而且这样获得的快乐将会是一种良性循环。

    这周为了准备一个6分钟的自我介绍的英文演讲,我花了4天每天大概5-6个小时的时间在写稿和改稿;甚至冥思苦想到深夜12点多,最终艰难的完成的演讲稿,可惜最终演示的练习时间只有2-3个小时。所以正式演讲时,还是没能很好的发挥。可这次的尝试却给了我一种“痛快”的感觉。

    演讲一直以来是自己的一个弱项,从学生时代的时候我企图去突破过,可没能成功,所以再也没有去尝试,也认为自己可能没办法进行公众演讲。而这次为了一个演讲再次投入,再次跳出舒适区,这是一个痛苦挣扎的过程,可这个过程结束后,我找到了久违了的现场的感受的经验。虽然最终的表现不理想,可我却第一次完整的写好了一篇关于我自己故事的英文稿子,这种喜悦感远远超出了我持续不去接受任何演讲的尝试的舒适感。

    这周的经历,让我重新开始认知了痛苦和舒适的关系,与其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一直苟且的活着,不如跳出舒适区,经历成长的痛苦,形成良性的快乐循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痛苦还是舒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jm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