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女儿准时起床,她看起了课外书,我建议:先把早读该看的书,复习、预习好,再看课外书。
没过一会,女儿喊妈妈。原来今天上午语文要考作文,她不知该怎么办,寻求妈妈的帮助。语文考试一般分成两部分,先考大试卷的前半部分,作文留在第2天考,所以,她突然愁起今天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好像是写一封给战争中孩子的信,我说,那你应该看一下安妮日记……
女儿说,今天上午就考试了,我现在哪来得及看啊?……
我说,那你既然知道来不及看,你昨天晚上为什么不想,你昨天晚上还在看课外书……
每次遇到难题的时候,女儿总是喊妈妈,因为妈妈一旦遇到她有不会的问题,总是和她一起急,怕来不及完成作业,就帮她想思路,于是便形成了这么一种习惯:一遇到难题,女儿就会喊妈妈,指望着有一个现成的答案。
我告诉爱人,一定要让她自己说出思路,既使不完整,不合理,大人才可以帮她提意见,再让她自己归纳整理,想着怎么写会最好,一定不能急着全盘托出大人的思路……
我找出安妮日记递给女儿,你可以先看看前面的摘要,先了解安妮是战争中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你才可以写信给她,你都不知道她的情况,你怎么写信呢?……
没过5分钟也就到7:30了,要吃饭了,吃饭的时候,我告诉女儿,遇到问题,一定要想着怎么做好,而不是哭丧着脸说怎么办?……
女儿说,怎么办?怎么做好,不是一回事吗?……
我说,那不一样啊,你想一想,说我该怎么办时,人往往是被动的,消极的,沮丧的;而你主动想着,我一定要把它做好,该怎么做好时,这时候是主动的,是积极的。……努力想着把一件事做好的人,他总是乐观,自由,自信的,他不会等着别人告诉现成的答案,他总是在不断摸索着,自己找到答案……
女儿听了,没有吭声,低头吃自己的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