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份渴望——希望父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自己。但当角色转换,我们成为了父母时,却发现自己同样面临着挑战:既想让孩子茁壮成长,又害怕给予过多的压力。这样的矛盾是否让你感到困惑呢?
别担心,《如果父母这样支持我就好了》这本书或许能为你指点迷津。
有些文章可能会用诸如“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吗?”这样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但对于父母、教育工作者来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施加多大的压力,而在于如何施加压力。
阅读这本书你将会学会从压力型父母转变为支持型父母的8种。方法,让孩子体会到引导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力量,从而快乐健康的成长。
阅读此书你将获得以下的收获:
从关注结果到关注,
努力从战胜他人到超越自我,
从实施非语言压力到温柔的情感表达,
从浮于表面到发自内心,
从直接解决问题到先共情再解决问题,
从无效沟通到有效沟通,
从过度参与到慈爱的关注,
从传递有害压力到以开放的态度支持孩子的发展。
这本书回答了一个核心问题:勉励孩子的最健康的方式是什么?同时,书中还留下了三个深刻的问题供我们思考:
1.我们勉励孩子的目标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成功。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每个家庭对成功的定义都有所不同。父母必须敏锐地觉察到孩子的独特需求和潜力,并真诚地回答这个问题。例如,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成功可能意味着在学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对于另一些孩子,成功可能是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感到快乐。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来定义成功,而不是一刀切的标准。
2.除了施加健康的压力,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利用我们保护孩子的本能?
也许你一辈子都在收集充满智慧的答案,但依然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自我怀疑是每个父母的“职业病”。如果你相信自己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那就放心好了。孩子一定会坦诚地告诉你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这不仅需要父母的智慧,还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努力。
3.要帮助孩子承受生活中的诸多压力,最好的建议是什么?
有一个切实的答案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支持孩子:放眼长远。与其沉溺于点赞、粉丝数、个人成绩和考试分数等短期指标,不如通过坚持核心价值观、秉持坚持不懈的职业道德,一步一步地接近远大目标。
具体怎么做呢?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支持孩子:找到身份认同。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个朋友用“个人成长的6个层次”方法来教育孩子,效果出奇地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这个实用的方法,希望能给正在为育儿烦恼的家长们带来一些启发。
什么是个人成长的6个层次?
环境层:周围的人和事物。
行为层:日常的行为习惯。
能力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价值层: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
身份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
愿景层(使用层):长远的目标和梦想。
如何运用这6个层次来培养孩子?
幼儿园阶段
当女儿准备上幼儿园时,这位朋友就开始了她的引导计划。她问女儿:“宝贝,你要在幼儿园待三年呢,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小朋友?”起初,女儿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经过一番引导,她们最终达成了一致——要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小朋友。
接下来,他们开始具体化这个目标:
什么样的朋友是乐于助人的?
遇到什么情况应该帮助别人?
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后,父母都会询问女儿:“今天有没有做些乐于助人的事呀?”有一次,女儿骄傲地说:“午睡起来后,有个小朋友找不到裤子,我帮他找到了。”妈妈随即表扬道:“你真的太棒了,能够主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就是乐于助人的表现!”就这样,因为乐于助人,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欢她女儿。在幼儿园的第一个月里,女儿就因为总是热心帮助其他小朋友而被选为了班长。
小学阶段
到了小学入学的时候,他们再次坐下来与女儿讨论:“小学六年,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小学阶段的目标是要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不需要再担心孩子的学习态度或行为规范问题,因为已经建立了强烈的身份认同感。这种方法比单纯改变环境或行为更加有效,因为它触及了孩子的内心深处,激发了内在的动力。
初中阶段
亲爱的读者们,这时候你知道怎么做了吧?
尽管世界各地的父母在定义成功以及运用语言、非语言和关系压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激励和督促孩子进步。
帮助孩子找到身份认同是最有效而且最省力的方法。
同样道理,这个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真正的爱不是让对方变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陪伴着他们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让我们一起努力,不仅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成为孩子们心中永远的灯塔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