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名字一开始把我劝退了,觉得要被规训的感觉,太高大上,太伟光正,奈何推荐的人太多,还是打开了这本书,一本用自己在集中营经历苦难的经历,引出了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真实的经历描述让我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2107688/e29d1c56c6db4017.jpg)
在最近时期,人类还遭受到另一种丧失,那就是原本作为其行为根基的传统迅速的消减。丧失了告诉他必须做什么的本能,丧失了告诉他应该做什么的传统,有时人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他要么去做别人所做的事(随大流),要么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集权主义)
作者书中前半部分都是在集中营的生活,可谓是受尽了苦难,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真的是锦鲤附体的节奏。也让我想到了《失眠症漫记》,人们集体失眠后的人性丧失,让我坚信人都是环境的产物,而这本书更进一步,人是环境的产物,但是选择如何面对环境是自主选择的。
谁应该看这本书?
看多了悲剧,看多了现实,看透了很多事情却无能为力的人,总之心情很低落的人特别适合看这本书,看完此书,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愈自己,温暖内心的伤痕累累。就像一次战争之后的场面,残破不堪,但在不起眼的角落,一颗小草发芽了。最黑暗的时候,也会有些希望在。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
01 有被治愈到。
生活在层层嵌套的玻璃壳内,它们用恐惧驯服你。
当你打破了最里面的玻璃壳,她们用已经驯服了的同类谴责成为少数的你,让你感到自我怀疑以及无尽的孤独之中。
当你打破了更多的玻璃壳,拥有了自给自足的精神力量,猛然发现生活在人性扭曲的世界里,而人又是环境的产物,导致存在的虚无感,无意义感,精神世界掉进深渊里无限循环。
而这本书像是深渊之上,有人向你伸出了手,产生连接后,暂时跳出了深渊,感受真正阳光下的温暖。或许你还会回到壳里,但是你感受到了真实的温暖。
看到了世界外面的世界,接触到了思想固化之外的思想历程,初始是痛苦的,而后是一种通透,但是不免偶尔的愤慨。内心世界的破碎后重组。而本书中作者也是如此,不过最后他找到了自己的救赎之路,做了积极的选择。
人类做出的选择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在做出个人选择时,我们肯定了我们的自主性。“一个人不是万物之中的一物,物是相互决定的,”弗兰克尔写道: “但人最终是自主决定的。他现在成为什么——在天赋与环境的限度内——都是自主决定的结果。
02 可以阳光,可以丧
我可能不像作者那么乐观,他所在的世界是处在一个很低的点,之后的每一天世界都会越来越好,所以做了积极的选择,环境也给与了积极的回应。而今的世界,是在一个高点慢慢滑落,很难让人乐观起来。可是无论面对生活的任何一面,你可以选择阳光的一面,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积极的生活。你也可以选择丧的一面,好好的接受心情低落的自己,允许悲伤,允许有情绪。可以阳光,可以丧,只是不要处于极端的时间太久。
生命的意义总是在变化,单作为意义永不消失。 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找: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爱)。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经历痛苦)。 当然不是为了经历痛苦而痛苦,这毫无意义。
03 努力的人,值得奖励。
人性是复杂的,我们只要努力的向好的一面慢慢进发,去成就更好的自己。当你想精进自己的时候,好好努力,当你想懒散的时候,好好放松。努力的人,值得奖励。允许一切发生,也允许自己的所有情绪,不要压抑,世界上总有一个角落有人和你是同频的。好好努力,让自己越来越好,微薄的力量也是力量。
虽然世界的状况不妙,但是,如果我们都不努力做得最好,那它只会越变越糟。
所以,让我们警觉起来——从两个方面:
因为有了奥斯维辛,我们知道了人能够做什么。
因为有了广岛,我们知道人正处于什么样的危险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