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巴尔干五百年

巴尔干五百年

作者: zhengzhoufeng | 来源:发表于2021-03-17 20:34 被阅读0次

副标题:从拜占庭帝国灭亡到21世纪

作者: 英   马可-马佐尔 

一本小书。

作者认为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是具有宗教宽容的,各种宗教的人们能够在帝国的统治下和睦相处。人们能够相互尊重各自的习俗。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这个观念的传入,才是导致巴尔干地区的人们依据语言、地域、宗教等因素分化,形成新的民族认知,并在此基础上相互争夺的原因。

奥斯曼帝国虽然以穆斯林为主,但是其帝国的政策是尊重各种宗教的。到19世纪中后期才将伊斯兰教立为国教。它基本上接管了拜占庭帝国的地区,因而又许多东正教的居民。也有不少天主教的。据作者说,实际上,在天主教和东正教之间的冲突,要比他们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激烈得多。

当时欧洲比较强大的还有奥匈帝国(天主教),俄罗斯(东正教),这两个帝国的势力范围也延伸到了巴尔干。

巴尔干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内部交通不便;历史上北方民族多次迁入。这些原因导致巴尔干地区的居民语言多样、宗教多样。随着19世纪民族国家概念的兴起,以及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几个势力为了各自利益而积极干预,导致该地区的政治形势极为错综复杂。

小国希望利用大国来扩张自己在地区的影响力和地盘,大国希望能够操控小国使之成为自己的附庸。在这个角力过程中,大量的巴尔干人或者向外移民,或者就在这个冲突中被消灭了。

从作者的讲述中,可以看到20世纪初欧洲人对于“民族”这个概念的理解。各个列强国家居然都认同要想让一个国家稳定,就需要尽量使其国民为同一个民族。因而还发生了希腊和土耳其正式交换过一个居民,100万东正教徒从土耳其迁往希腊,30万穆斯林从希腊迁往土耳其。

多数国家也积极进行“民族同化”,限制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办学校,而必须使用本国多数民族的语言。当然,也有通过驱逐、清洗、屠杀方式来“纯化”的。不过按照作者所说,这些相比后来纳粹而言,其规模要小很多。

事实证明,民族国家并非和平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中都存在着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一个公平的政治结构之下,通过合理的协商,和平共处,共同建设一个共同体,才是出路。

相关文章

  • 五洲争霸四百年 第二章 5

    上一章 目录 第五幕巴尔干战火重燃 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再次莅临。 第...

  • 巴尔干随笔

    开味菜 在上海与友人下馆子,入桌坐定,服务生多半会递上小碟酸菜或豆角什么的,此谓 “开味菜”。这次巴尔干之旅签证国...

  • 巴尔干之旅

    仅此纪念在东欧的时光8/17-8/28 此次旅行本是去西欧的,因签证的事耽搁了。改去前南斯拉夫,塞尔维亚、波黑、黑...

  • 2019-05-05

    110的21个,160的33个。巴尔干边界

  • 巴尔干半岛

    除了欧洲最西边的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相比,巴尔干半岛情况复杂,名字来自于其中的巴尔干山脉。她地域大...

  • 2019-04-06

    上百移民冲击碰击警察 关闭巴尔干路线 数百移民跟随着网上一条谣言 因为据说巴尔干路线再次开放了。但是在那儿他们失望...

  • 遇见那些城镇,这些人

    走过了两个国家的内陆城市,巴尔干地区的第三国黑山之行,首先选择沿海古城科托尔。 巴尔干地区出行大多靠大巴,从波黑的...

  • 一齐去保加利亚轻徒步

    一觉醒来春已到 在巴尔干山南部,保加利亚境内有一条风景可圈可点的徒步线路,涵盖保加利亚的三个最高峰(包含一个巴尔干...

  • 巴尔干的魔幻

    现在的电影,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哪国的电影。这和投资、制作、拍摄地、发行的国际化有关。不像过去,美国电影、英国电影...

  • 巴尔干之塞尔维亚

    对我而言,每一次的旅行,既是心灵的释放,也是对自我的挑战,同时可以满足我强烈的求知欲,了解不同地方的人文、历史、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尔干五百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ne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