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每一次的旅行,既是心灵的释放,也是对自我的挑战,同时可以满足我强烈的求知欲,了解不同地方的人文、历史、信仰,品尝各地的美食,欣赏不一样的风景,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本次的自驾旅行选择了巴尔干半岛的前南斯拉夫地区,对于70后来说,这是一个不能忘怀的地方。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是我们的青春记忆,年少的我们满大街唱着《啊朋友再见》的中文版,热血沸腾,充满激情。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4月12日,我们从香港起飞,途径莫斯科抵达贝尔格莱德,行程10000公里。
香港至莫斯科途径莫斯科转机,让我彻底领教了谢列蔑锲娃机场的彪悍,国际中转窗口杂乱无序,尽管地勤人员不停地喊着“one by one”,但是各种肤色的人群蜂拥而上,中转完全靠挤,第一次看到如此场景,顾不得国际礼仪了,周围的老外人高马大的,只有凭借亚洲人灵活瘦小的身材,见缝插针,总算及时通过安检,进入候机室,等待飞贝尔格莱德。长途旅行确实很考验体力,上一段行程飞了十个多小时,有点小累,下一段航程虽说晚点了40分钟,但总算是平稳起飞了。
机场中转 查询下一段航程坐飞机,等飞机很枯燥,观察身边的旅客,几乎个个都在玩手机,不见看书的老外,邻座的一对塞尔维亚恋人,从上飞机开始,到飞机落地,两人轮换着打游戏,居然是熟悉的开心消消乐,看来世界人民都爱玩同一种游戏呢!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顺利抵达贝尔格莱德,因为是免签国,过关相当神速!塞尔维亚的尼古拉特斯拉机场感觉比莫斯科安静有序多了。出机场后,坐上事先约定好的商务车前往酒店,此时已是当地时间深夜12点了,但大街上仍然有不少的当地人在晃悠,看来治安不错,塞尔维亚人的夜生活丰富,不愧是顶尖派对城市!
入住酒店4月13日,正式开启巴尔干之旅。初春时分,清晨的贝尔格莱德宁静而安详,走在青色的鹅石板路上,放眼望去是老旧建筑上的肆意涂鸦,偶有驶过的有轨电车,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沧桑。这个被罗马、拜占庭(东罗马帝国)、阿瓦尔(柔然)、奥斯曼土耳其等帝国统治过的地方,历经多年的战争和动荡,不同的文明、文化、宗教、气候和地貌都在这里交融交汇,多种民族、多种文化元素和多种宗教信仰在这里混合,这些元素向我们讲述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悲情和多灾多难。
街景 清晨的贝尔格莱德品尝了波西米亚风格早餐后,穿过米哈依诺大公街,来到卡莱梅格丹城堡,这座建于17世纪的古城堡是贝尔格莱德的标志性建筑,由巨大的石块组成,非常壮观。作为军事基地,城堡可见古罗马和奥匈帝国的建筑遗风,木门上的弹孔清晰可见,记录了曾经波澜壮阔的历史。
卡莱梅格丹城堡 城堡内的军事设施与相识三十多年的闺蜜在城堡遗迹上合影同框。
难得的相聚站在城堡遗迹上,可见静静流淌的萨瓦河和多瑙河。
塞尔维亚人多数信仰东正教,巴尔干半岛最宏伟的东正教堂-圣萨瓦大教堂就在这里,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塞族人的民族英雄萨瓦,始建于1935年。教堂建筑磅礴壮观,巨大舒展的穹顶是拜占庭式建筑的标志性特征,教堂内壁装饰华丽,来到这里的塞尔维亚人安静而虔诚……
圣萨瓦大教堂4月14日,驱车前往巴依纳巴什塔镇,去看看世界上最奇怪的河中小屋,小屋建于德里纳河中的一块岩石上,百度一下知道小屋建于1968年,是为了方便游泳者游累了在此休息,顺便喝酒聊天。
河中小屋开车沿着拉查河沿岸前行,穿过弯曲的小径,我们终于找到了拉查修道院。这座修道院据说建于1275年,由尼曼雅王朝时期的统治者斯特凡德拉古丁领导。修道院内非常安静,木门虚掩着,似乎没人,也许修士们正在冥想吧!
拉查修道院 修道院内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