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十七岁的时候,我念高二。
以全校前几名的成绩进入高中,后来勉强游走在重点班中间水平还乐哉乐哉的怂蛋是我;
运动会期间堂而皇之称病,躲在空空的教室里,捧着借来的小说,又哭又笑的傻瓜蛋是我;
每晚放学后回到寝室里,和朋友谈天说地,分享故事,睡前还能悠闲地伴着歌声入睡的幸福鬼也是我。
那时的我,没有什么所谓的压力,但是开心。
今天,看到一则陕西17岁少年因学习压力大离家出走到成都看大熊猫的消息。
原话是这样:“少年向民警吐露心声:其正在读高二,学习压力比较大,他平时非常喜爱大熊猫,听说成都有一个熊猫基地,便想来成都看看活的大熊猫,舒缓一下压力,但父母认为现在学习紧张,不同意小勇去成都,任性的小勇便瞒着父母离家出走了。”
哈哈,其实看到这个小伙的描述,我是忍不住笑的。
这笑里,带着老学姐看小学弟的调侃,还有刚出炼狱的过来人对年轻人的惺惺相惜。
高中生活确实压抑,不管你学得好亦或是学不好,总有自己的小苦恼。
学得不好的,整日生活在家长的指责数落和师长的恨铁不成钢里,无力挣脱;
学的好得呢,则在家长望成龙凤的企盼和师长的殷切希望下,惶惶不可终日,怕自己做不好,怕被人对自己失望。
虽然17岁的我还没有这种体验,进入高三的我就已经能够很好理解了。
上课时间是没完没了的笔记和试卷,下课时候是背不完的书本、写不完的作业。
连中午难得的一个半小时休息时间,也要分秒必争。
一个小时用来学习,剩下半小时甚至更少稍微休憩一下。
每天两点,雷打不动,班主任老师洪亮的人工起床铃总是先于广播里舒缓的励志歌曲传到耳朵。
然后,三两伙伴相约,陆续走出教室,或去卫生间洗脸,或到走廊晒晒太阳吹吹风。
短暂的放松过后,是一个下午加晚上的连续奋战。
等到晚上九点过,走出校园大门,看到在夜色中等待的我的母亲,我才觉得,今天的战斗结束了,可以休息一下了。
那时候觉得日子真是难熬。
一方面想时间快快过去,对高考完长长的假期充满期待;
另一方面,我们谁也不愿那么快接受高考的考验,接受战友的别离。
时间就这样在矛盾和忐忑中悄悄流逝。
高考前的月余,我已经睡不好觉了。
每天长时间的持续学习,每月频繁地考试排名,让我越发焦躁。
白天,在教室,我脑子里的弦一直紧绷,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不止疲倦的学习机器。
以至于到了晚上,反弹的厉害,该睡觉的时候,了无睡意,唯有沉浸在小说里才能让我暂时忘却高考的重压。
没时间没条件去挑拣自己喜欢的小说,看小说也不是为了看小说,只是为自己找个寄托,能够放松一下自己。
那些熬着夜看小说的日子,之后想起来很后悔,觉得很不该,浪费时间,拖累身体。
可是那时的我是多么想在一天的某段时间里,可以忘记学习,忘记所有,重寻自己的小欢乐。
我能想象到的,17岁的小勇的日子应该也不会比这更难过了吧。
想到那种生活对于我来说,已经要靠回忆才能重遇,而他却深陷其中,比我早得多,心里也是抽的一疼。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觉得自己有那么大的压力。
可能是没有像我一样找到小说的寄托?哈哈。
还是家长对学业的重视远远大过关心他的身心健康呢?
不管怎么说,这次我站小伙这方,他是个让人心疼的小可怜。
如果父母是真心的觉得成都太远,耽误学习时间,其实还有别的方法。
比如,西安的秦岭野生动物园就有活熊猫啊。
再比如,汉中也有熊猫基地啊,还有棕色熊猫呢。
(ps:这波硬广打得可以,遗憾的是,没人给我广告费啊啊啊~)
家在陕西,省内跑一趟,先勉强圆了小伙的梦,再画个大饼,提出达到某某要求可以奖励去一次成都。
满足孩子散心的要求,不破坏亲人之间的感情,又能舒缓孩子积淀的心理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激励孩子更进一步。
这,难道不是良策?
然而,小勇的父母选择了最糟糕的方式。
强压之下,必有反抗。
十六七岁的孩子,自主意识已经很强烈。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孩子的需求,孩子可能出现的反应有两种:
一种是表面是沉默地接受,心理出现逆反状态,埋怨父母,厌恶学习,长此以往压抑情绪的结果则是一瞬间的爆发,崩溃争吵,感情破碎,更有甚者,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另一种便是像小勇一样,以自身言行来坚决表达对父母压制的反抗。
不过,我倒是挺欣赏这个小伙的。
17岁的我还没独自出过远门,17岁的他已经能只带着几十块钱去到成都了。
不仅胆识过人,社交能力超凡,生存能力更是一顶一的棒。
当然,如果“成都太远”只是个幌子,父母的真实想法是不允许他为了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浪费时间......
我不知道你们做别人父母的人对于“成才”是个什么概念。
难道只有无时不刻在学习,一路名校,最后成为国之栋梁,才叫成功,才是winner吗?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不成功,甚至是不合格的吧。
固然,父母希望我们读书好一点,再好一点,是希望我们以后生活轻松些许,过上理想的生活。
但我们终究是一个个独立体,不是父亲,也不是母亲,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
大人的希望和我们的选择肯定是会有差别的。
但是,谁说这不是我们自己做的决定呢?
不论平坦还是坎坷,谁说这条路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呢?
爸爸妈妈是监护人,不是监禁人。
出于对孩子的爱护,你们完全可以作为过来人为孩子陈述利弊,分析优劣,还可以有意识引导他们走向你们看好的康庄大道。
但路是始终还是要孩子自己踏出来,还是应当在详细说明情况后,尊重他的需求他的选择。
给他个机会去走自己的路。
一路上也许荆棘遍布,也许鲜花满园,你不要担心,也不要着急。
是英雄,就定会所向披靡,突破重围,剑指天涯。
不是英雄,在快意江湖的过程中斩获的荣耀,也能成为他闪耀的勋章。
远方和路上,只要你快乐,只要你无憾,哪里不是最好的归宿呢?
只要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心酸安乐,怎样都是自己的生活。
希望每一个不被大人理解的孩子都能被善待。
别否定,别嘲笑,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成长,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自己的英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言昭昭】。
我等你,不见不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