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女儿,
很久没给你写信了,这一次爸爸用电邮写给你,是不是很好玩?我们谈谈你7月份的华文演讲比赛的事。
看你准备得很认真,这么早就把文章背熟了,还参考过去比赛的录像,总体上我很放心。不过这里我要提醒几点。
第一,演讲的姿态。我和你说过,录像里那个比赛第一的学生在我看来还不够好,演讲的内容和手势语气不搭配,你学她可能会让你更紧张。
要对讲演的内容先理解,带入自己的情绪。伤心、讨厌、调皮等语调和语速是不同的,要反复尝试,这些尝试在脑子里练习就行,不用专门找时间的。把文章背熟是基本需要,这样你可以随意琢磨某个句子和神态等,就像背古诗一样,每一次琢磨味道都不同。这么一来,至少有好几种方式表达同一句话,没有哪个是对的或最好的,是你当时的情绪,即兴的。这种情绪从比赛的氛围和你当天的状态就开始酝酿了。所以,你在台上表现的只是其中一个可能,或许不是最适合的使你拿不到名次,但你具备了不同表达的能力,已经很有实力了。谁能保证比赛总会拿奖呢?是你在过程中有没有收获。
第二,演讲的自信。目前你没经历过独自的舞台表演,小学时的主持人是几个人一起的,跳舞有过一段表演,那是跟着音乐排练好的,这些都不同于讲演。假如你是第一个演讲的,你会怎样开始呢?假如你已看过了其他选手的,而你是最后一个,你会怎么结束呢?气氛和其他选手会影响你的状态,不免使你紧张,把你带偏了。其实讲演在某种程度上是忘我的,台下有无观众都一样,你进入了自己的世界。同时,讲演也是互动的,当你希望观众给与反馈,哪怕是无声的,或者只是掌声,你就要用一些技巧,如停顿、提问或者语调和声量的反差。这像是在玩弄语言,甚至不是讲演本身,而是表演。一个人的控场能力就是最大的自信,当你感受到气氛和观众与你的脉搏一致时,那种感觉太棒了。
第三,演讲的准备。除了背诵和心里琢磨外,记得:从现在就找机会给他人演讲,比如让你的好朋友当观众,你说给她们;比如把平时其他的叙事课文当成演讲来读;另外,要主动创造和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尤其和老师长辈们。记得爸爸带你去图书馆听一位老师分享书吗?观众里的一位叔叔-也是老师-提问你时,想想你当时的心情吧,是不是紧张到不知怎么说了?这是临场反应,本质上和自信一样。所谓处变不惊,不被他人带偏了,专注于自己的世界,真情表达自我就好。
爸爸从小练习太多了,舞台上唱歌、表演小品,课堂上积极提问,分享会也主动发言,还组织过分享会,等等,做习惯了不仅自信,还有趣,能上瘾呢!这些都源于平时你在干什么,当细小的机会来到时你是怎么反应的。我曾想,如果我再上台演讲,一定很过瘾,我不会背稿子,说多说少,或者把句子结构变了都没关系,甚至中间打卡紧张了也没关系,紧张也是体验。关键是,观众是否懂你了。有时沉默是内在的“懂”,掌声是外在的“懂”,可千万别装着懂,这马上就识破了。
料想爸爸会在7月份参加你们学校的一次家长分享,我会毛遂自荐的,到时让老师把你带来,看我怎么讲演吧。让我们一起加油!
爱你!
爸爸 2024.04.11
网友评论